无锡山水城:传家宝里咏初心

2021年08月15日 20:39:5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的家中收藏着一些父母留下的老物件,它们经历了抗战的光辉岁月,也是我父母青春的见证。在我的成长中,它们时时刻刻教育着我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为民宗旨。

  我家珍藏着一枚抗大4期的毕业证章,是我父亲生前留下的,至今已有82年了。

  

  父亲出生在无锡南门外,太湖之滨。父亲学习很刻苦,在家无钱点煤油灯,就着灶头的余火看书。193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杭州高中录取,父亲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以往,国梁誓当竭尽努力,决心求学,日久莫懈,养吾才学,修吾人格,以待国家急需用才之时,则达吾所愿报国家民族之万一也。”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沪战失利,锡地告失,杭高也从杭州迁到金华。父亲匆匆告别家乡和父母,冒着敌机轰炸,渡过钱塘江,乘上火车向金华驰骋而去。华北战局节节失利,上海也沦陷了,江浙城市连金华在内都遭敌机轰炸,眼看敌人很快就要来到,学校上课已不正常,人人内心震荡不安。父亲心想:南京政府在各条战线节节败退,参加中央军,已非所愿,谁是救中国者?

  一天夜晚,父亲去找语文老师戴介民,戴老师随即告诉他:共产党,红军,八路军!10月,战局万分危急,“国军”在前线像决堤的洪水向大后方溃退,杭高师生人心惶惶,不少同学不告而别了。临走前一夜,父亲向戴老师鞠躬告别,戴老师说:“你走对了路,我万分欣慰。路,全靠自己去冲,革命,一定会胜利!”父亲一行,餐风饮露,来到武汉,凭地下党的介绍信,找到八路军办事处,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组织下,父亲随一大批抗日救国,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冲破国民党的封锁阻拦,一路高唱抗战歌曲,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母亲手中一直珍藏着的两枚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反面写有:“第三野战军教导师第十团一部”和“苏南军区政治部”等字样编号,以及这枚“八一”帽徽,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母亲出生在苏州一个小康之家,其父是做烟草生意的小商人,在苏城振华女子学校读到高中,再去上海读教会女子大学。如果没有战争,也许她会找个自己喜爱的人嫁了,相夫教子,平平淡淡过一生。可是,日本侵略中国,打到苏州,阊门一把火,把家全部烧光,转眼间,从殷实的小商之家瞬间成了无家可归的城市难民,辗转乘船来到上海。

  我们总是好奇父母亲是怎样认识的,父亲会得意地说,那时部队里有规定,要符合“二八五团”条件(也就是要满28岁,五年以上军龄,团级干部),才能结婚,他全部符合。母亲讲:那时在新四军军部做会计,父亲经常来开会,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而且是开会中年纪最轻的,他们就这样认识,相知,结为伉俪,在革命队伍风风雨雨几十年。

  父亲有一双部队发的棉袜,不知从什么时候穿起,反正缝了又补,补了又缝,一层一层,袜子已看不到原来的颜色了。父亲有针线包,补袜的木衬等,直到晚年,自己破了的衣服,仍然舍不得丢掉,补好再穿,父亲讲部队都是这样,自力更生,艰苦朴素。

  

  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我们子女,都认为自己是部队的后代,也学会洗衣、缝袜、钉纽扣,穿衣无要求,努力培育“部队作风”。

  父亲去世后,所在单位总参63所这样评价:“离休后依然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他组织纪律观念强,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患病期间,与病魔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斗争,他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在病危之际还再三嘱咐家属子女不要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形象……”

  1978年,在农村插队的老三考上了大学,回家一趟。第二天,父亲要他去买十斤黄豆,并给粮站的朋友写了封信:“这是我考上大学的儿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不久,插队的大儿子也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其他几个子女也都招工了。看到子女平平安安自食其力,父母非常欣慰。父母离休后,精神和生活十分安宁,但是他们的不少战友没有等到这一天……每当念及,他们都满含着热泪,说: “革命不易,鲜血换来,不忘初心,珍惜今天!”

  父母亲离开我们已许多年了,他们的一生很不平凡,父母亲没有留给我们多少钱财,父亲去世后,我们子女从他的钱包里,每人分得2角钱,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抗大纪念章、战斗故事、千补万缝的衣物等等,作为我家的传家宝,既见证了父母的初心,又时时刻刻教育我们子孙:永远跟着共产党,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斗争中去。(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注:文章中“我”为作者徐小涵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