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念好“四字诀”,让思政课更加魅力四射

2021年07月20日 09:11:5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吕俊程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上容易,上好难。要想把思政课讲出成色、讲出效果,就要紧扣“真”“亲”“深”“活”四字诀,让思政课更加魅力四射。

  找准出发点,向哲学要高度,让思政课更“真”。思政课教学的鲜明指向,是引导学生厚植理想信念、坚定信心信仰、提升境界情怀。思政课要讲出爱国主义的真情,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要始终心中有党、心中有国、心中有社会主义,要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真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出历史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真经”。讲出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让真理成为学生辨别是非最有力的武器;讲出奋斗是人生的真谛,让学生在奋斗中铸就坚毅、走向成功;讲出社会责任的真言,责任源于感恩的心、敬畏的心、责任的心,让责任引领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抓住切入点,向生活要温度,让思政课更“亲”。思政课不仅是门学科,也是门艺术。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以情说话,以情感人,授课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深奥的“专业话”变成简明的“普通话”,坚决摒弃繁琐哲学,不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不把具体的道理抽象化,让学生易懂好记、管用笃行;主动贴近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交流、观察、关心学生的成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善于将“大道理”融入“小故事”,用“小细节”体现“大智慧”,用水滴石穿的坚韧精彩诠释理论温度的曼妙灵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把握着力点,向历史要厚度,让思政课更“深”。思政课要实现政治引导作用,就必须在思想深度和理论透彻上下功夫,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力使课业内容深、学生领悟深。面对青春跃动、快速成长的学生群体,思政课在以思想理论的深度增强课程的磁性方面,当有更多的自觉。在“深”上下功夫,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论认知等基础上再进一步、再深一层,引导学生在政治认知、理论思考、价值情感等方面有深化、有升华;在准确把握教材逻辑的同时,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展开过程中,实现对教材相关要点的深度展现,让思政课更有滋有味,让学生真学真信真懂,让道理入耳入脑入心。

  明确落脚点,向学科要广度,让思政课更“活”。教学之“活”关键在于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教师充分运用教学语言艺术,让学生成为活跃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有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和广博的知识面,突出的特长和爱好,始终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注重把抽象的理论分析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语言,在课堂讲授中呈现出理论支撑的理性力量和情感传递的感化力量,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要能够打破传统教学形式,创新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实景体验、情景模拟、现场感悟、研讨互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触及思想、震撼心灵,领悟革命真理,激荡爱国主义情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办好思政课是责任更是使命。上好人生关键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有高度、温度、厚度、广度的思政课魅力四射,将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吕俊程)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