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横店,高温天气是“标配”,站在室外不一会儿,身上就会自动冒出无数的汗珠子。位于山坡上的“窑洞”前,穿着棉袄子或是长袖布衫的演员们正在走位试戏,众人外衣下的内衬早已湿透了。
这是电视剧《数风流人物》的拍摄现场,该剧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是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首部精品剧作。
当天拍摄的是一场讲述延安群众欢庆平型关大捷的戏,现场调动了200名群众演员,而这样的阵仗对剧组而言还算不上是多么大的规模。开机拍摄至今,剧组已先后动用超3万人次的特约及群众演员。
(拍摄现场)
从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人民万岁”的嘹亮呼喊,《数风流人物》所讲述的故事横跨三十余年,与许多类似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不同,它将镜头对准了人物本身。
目前,该剧已进入最后拍摄阶段,预计将在年底与观众见面。荔枝新闻于近日走进剧组探班,与多位主创人员聊了聊拍摄背后的故事。
三年、“三人”和“三悲”
2018年的一天,编剧王青伟接到江苏广电总台一位制片人的电话。彼时《数风流人物》正在筹备中,制片方经过再三考量,最终将目光投到了王青伟身上,此前他曾创作过多部具有影响力的红色题材影视作品。
剧集的主题已大致定下,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像是一道命题作文,体裁形式可自拟,但力求新颖。这也是王青伟想要寻求的突破,没有太多的犹豫,他很快答应接下剧本创作的工作,这一干便是三年。
如何实现突破?王青伟提出“三人三悲”的创作理念,“三人”指人生、人情和人性,“三悲”则是悲情、悲壮和悲悯。
“三人”意在让故事从悬浮中落地,“共产党员是有人性的,当党性和人性完满地结合起来时,才是一个可信、可亲、可爱的共产党员”。“三悲”中,悲悯有时是会被影视作品忽视的一环,而在这个故事中,则希望能够展现出共产党人对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
最难的是处理人物关系。王青伟做过一个大致梳理:剧本故事时间跨度大,前后涉及500余角色,其中牺牲的革命者就有33位,有些甚至没有交集,怎样才能把他们巧妙地串联起来?
一个历史片段给了王青伟以创作灵感,“1921年,在上海那所石库门房子里,在嘉兴南湖的那艘红船上,13人立下了怎样的理想与抱负,在此后的一生中他们又如何践行当初的誓言?”以此为基点,向前后关照,一张人物故事的“经纬网”逐渐清晰了起来:以13个中共一大代表为“经线”,以一群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和壮大作出突出贡献的共产党人为“纬线”,串联起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历程。
导演余丁在初次接触剧本时,就被剧中人物故事所打动。百年前这群怀揣着救国理想的青年们所从事的事业如此之鲜活,怎样才能用镜头语言把故事讲好?他选择采用较大光比的拍摄手法,“我想让他们内心的东西能够透过皮肤的质感和空气传达给观众。”
被剧本打动的还有作曲家唐建平,在他看来剧本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处处体现着“爱”,包括家国之爱、人性之爱,由此他对该剧的片头主题曲作出初步设计,以交响乐切入,将小提琴音渗入其中,“就像在大革命的洪流中,这些人发出的微弱光芒逐渐形成星星燎原之势。”
先要打动自己
无论任何时代、何种题材,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这是余丁一贯的看法,真情实感始终是叩开观众心房的不二法门。
剧中人物众多,每一个都是故事的主角。对于每个参演人员,余丁都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
他还记得,在一场“董必武”与“军阀”谈判的戏中,饰演“军阀”的特约演员由于此前演过许多反面人物,在对戏中就习惯性地“吹胡子瞪眼”了起来,这是余丁所不愿看到的,他在现场反复告诉演员们,“口号式”的台词、模式化的表演在他这里统统过不了,“我希望所有演员都能像常人一样说话交流。”
(导演余丁为演员讲戏)
演员们也在努力完成着导演的高标准要求。在参与该剧拍摄前,侯京健已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先后12次饰演毛泽东,此前的积累为他再次出演同一角色增添了信心,他希望在这部剧中呈现出的“并非是一个彼岸的伟人,而是此岸的亲人”,因为“以情感带出历史会更有温度,这也是本剧的一个特别之处。”
剧中人物横跨三十余年,如何表现好角色的成长变化,侯京健首先从对眼神的把握上进行破题,青年时期为理想而奔走,朝气蓬勃的状态体现在眼神上“是眼睛里放光的,是一种外放的表达”,而随着阅历增长,在经历过一系列斗争之后,眼神将“更加的柔和,向内收聚”,他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现着这一眼神上的变化。
演员战菁一讲述了与《数风流人物》的“巧妙缘分”。在接到该剧负责挑选角色的副导演电话时,她所乘坐的车辆正好在五四大街的路口等待绿灯通行,而剧本的开场背景恰恰是五四运动。
她在剧中饰演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能否诠释好这一人物的精髓,起初战菁一并没有太大把握。
筹备过程中,她阅读了相关的文集、传记、书信等资料,透过文字一步步走进那个燃情岁月、走入向警予的精神世界,“最打动我的是她的格局和魄力,她有勇气去改变那个时代所有女性的命运,唤醒姐妹们争取结婚离婚自由、工资平等、教育平等、职业平等一系列权利。”当代青年也应该为着心中的梦想和目标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在拍摄一场就义戏份的前几天,战菁一就在不停揣摩人物心态,思考究竟应该以怎样的状态呈现当下的心境。拍摄当天下着雨,当她在雨中缓步前行,望向道路两边站满着的“兄弟姐妹”们时,“那种心连心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忠于历史,真实还原”
单周从事美术指导工作已有三十余年时间,即便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数风流人物》对他而言,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个字,就是难”,单周坦言,该剧时间跨度大、涉及众多历史场景、场地周转速度快,剧组平均每天转场三次以上,对应的置景量只多不少,对团队来说这看似是一项“不太可能”的任务。
(官方剧照)
眼下,剧组正在“延安窑洞”前取景,面前一排颇具陕北特色的“窑洞”是剧组临时造出来的景,为了让场景更为逼真,还特意运来了满满几大卡车与黄土高原土质相似的黄土,铺满整片区域。
这样“无中生有”地搭建场景对剧组而言早习以为常,这部剧涉及650余个大场景,2000多个小场景,而横店现有的262个可用场景,显然无法满足剧组的拍摄需要。
从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到湖南韶山冲的民居、江西瑞金皑皑白雪的山头,剧组在有限的空间里生生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场景。而为了保证拍摄进程,团队常常是搭建新景和拆卸旧景同步进行。
接受采访时,单周多次提到剧组的美术工作是“忠于历史、真实还原”,这不仅体现在宏大造景上,也体现在对细节的精进追求。他提起片中杨之华送给丈夫瞿秋白的一支钢笔,这一道具是美术组在查阅大量史实资料、确定了笔的形态后,辗转于多个古董店铺才最终淘得一支与原型近乎一样的钢笔。
(造型师在化妆间内贴满了角色定妆照以帮助确认每一角色造型的统一性)
正是在主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不太可能”的事在一点点变为现实。诚如余丁所说,整部剧从出品到制片、再到拍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和投入,相信未来,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一定能感受到剧组人员的用心、用情和用功。
据了解,该剧现已入选广电总局2018—2022年第三批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名单,是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跟踪的重点项目之一。(荔枝新闻记者/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