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空中又新添一颗中国科学家星——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命名的小行星:“张弥曼星”。
记者7月2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已发布公告,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以表彰张弥曼院士作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可持续的工作为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重要贡献。
据了解,今年85岁的张弥曼院士,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左)。新华社记者杨光摄
她曾任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还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外籍会员、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等。
2018年,在法国巴黎,中国科学家张弥曼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后致辞。新华社记者张曼摄
2018年,张弥曼院士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词称,“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她还因卓越科研成就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20年12月被何梁何利基金会推荐为国际小行星命名的候选人,2021年5月获得批准。
1936年生于南京的张弥曼,是家中长女。父亲在医学院工作,耳濡目染的张弥曼从小就立志学医。1953年,为了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17岁的张弥曼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京地质学院。
1955年,张弥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但是,这位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该学哪类古生物。“学鱼!”当时在苏联访问的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建议张弥曼。她听了伍先生的建议,从此开始了对鱼化石的研究。
1960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寻“鱼”生涯。年轻时每年约有三个月,她都随地质勘探队在荒野采集化石。“野外勘探是基本功,再远我也能走下来,而且不比任何人慢。”那时,野外勘探基本靠腿,一天步行20公里,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只能投宿老乡家,或在村里祠堂的戏台上过夜。
1980年,张弥曼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两年的时间,她采用连续磨片法,完成了对产自云南曲靖早泥盆世的肉鳍鱼类杨氏鱼头颅的三维重建,并提出:杨氏鱼虽归入总鳍鱼类,但它没有内鼻孔,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而没有内鼻孔就不能离开水呼吸空气,也就不存在上岸生活的物质基础。
当时的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同总鳍鱼类是陆地四足动物的祖先,因为这类鱼具有内鼻孔,可以不用鳃而直接呼吸空气。张弥曼的发现也让世界古生物界为之震动,对四足动物起源新一轮的探索由此开启。
回国后,张弥曼继续进行古鱼类领域的研究。为纪念伍献文先生,2008年,张弥曼将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一种奇特鱼化石命名为“伍氏献文鱼”。
近年来,张弥曼和她的同事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丰富、保存精良的新生代鱼化石,将有助于揭开这一地区“演化进行时”的历史。
张弥曼的丈夫是她莫斯科大学的同学,学物理,回国后去了戈壁滩,搞原子弹和氢弹研究。女儿出生一个月,张弥曼就送她去了上海外婆家。从此,一家三口分隔三地多年。女儿十岁时,她才将其接回自己身边。
“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事情都是可以牺牲的。”她感慨地说,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作,都抱着一颗“公心”。在她看来,古生物学的“公心”就是“不到死也要抱着化石不撒手”。
相关阅读
除“张弥曼星”以外,此前已有多颗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例如:
199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
1999年10月,国家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768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2001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
2003年10月,国家天文台宣布把国际编号为25240号小行星命名为“钱三强星”。
2012年6月,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第77508号《小行星通报》,小行星第148081号正式命名为“孙家栋星”。
2016年1月,国际永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
2018年9月,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2020年9月,国际永久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来源: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