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伤疤到美学空间 设计大师张雷:实现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融合

2021年04月30日 16:54:27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特报记者/史亚楠 摄像/夏天 剪辑/毛婧 实习生/王雨薇

  近日,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南京开幕,成为展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传承园林技艺的重要窗口平台。本届园博会选址在南京江宁开山采石的宕口和水泥厂旧址,通过园博园建设修复了城市曾经的生态伤疤,成为不可多得的多层次生态系统的都市地景奇观。

  荔枝新闻注意到,园博园的主要入口西平门不仅依托矿坑宕口进行了生态修复,而且结合原有地形结构,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视觉体验。4月29日,荔枝新闻专访园博园西平门设计者,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总建筑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雷,他阐释了其设计背后寻求人、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理念。

张雷接受荔枝新闻专访

  让城市伤疤蜕变为美学空间

  江苏园博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兴起采石热潮,遗留下来采石矿坑、宕口与废弃工厂遗址,矿渣堆积,崖壁裸露,9个矿坑深浅不一,最长有1100米,是不折不扣的“城市伤疤”。

  张雷介绍,他操刀设计的西平门入口刚好位于一个大的采石宕口,他在设计中结合环境的特点,利用原本的地形特点,做了阶梯式设计,最终形成“广场—阶梯—建筑”的自然衔接,游客通过入口的大石壁进入内部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建筑在表达自身的前提下,和整个环境是连为一体、相映成趣的。开始时,大家不是特别能感觉到建筑的存在,但如果你真的走到建筑旁边时,又会觉得它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园博园西平门 图/园博园

园博园游客中心 图/张雷工作室

  在张雷的设计中,这种追求建筑和环境之间融合的理念被称为“在地性”。一方面,“在地性”的设计让宕口成为园区的入口,实现了生态修复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地性”还体现在建筑与其环境载体在文化层面的共振,最终完成修复之后的艺术跳跃,在崭新的空间里实现美学表达。

  汤山云夕博物纪温泉酒店是张雷另一个代表性作品,也是其实践建筑“在地性”的代表作品之一。与园博园西平门入口相似,这一作品同样生根于矿坑遗址。张雷告诉荔枝新闻,他们在完成这一作品时,力求在原有的建筑基地或场所之上,把汤山作为地质公园的时间痕迹以及60万年之久的汤山猿人的历史,用现代的、当下的、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汤山云夕博物纪温泉酒店 图/张雷工作室

  例如他们运用的两种材料,一种是采石宕口里面的石头,另一种是白水泥,都是汤山的“在地性”材料,这种材料的选择,就注定了建筑自带“在地性”基因。从这种材料出发,结合当地地质史和人类史的脉络,最后用当代的方式,让酒店建筑像美术馆、博物馆。

  视觉效果上的成功让张雷的不少作品成为“打卡”点,被称为“网红”建筑,张雷对此并不排斥,他希望自己的作品“网红”而不轻浮。“我希望自己的设计是经典的。经典的建筑都是‘网红’,但绝大部分的‘网红’无法成为经典。所谓经典,一定要从文脉传统中汲取养分,用当代的方式进行表达,有历史的沉淀。”

建筑模型

  好的建筑应当追求“天人合一”

  将“大自然的伤疤”更改为一个具有现代感的美学空间,对建筑师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创作的动力。在张雷看来,完成这种转换,需要处理的根本问题就是解决好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就是在建筑所设置的场景里面,人能感受到更好的自然,可以感受到人和建筑以及自然之间融洽的关系。”

张雷设计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紫金楼 图/南京大学

  张雷认为,审美和实用之间并非相互矛盾,恰恰相反,合理的东西都会是美的。他用“天人合一”这一概念来概括这种人、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统一。“实际上我们建筑师是人造环境的创造者,当我们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盖房子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这样一种人和建筑以及外部自然之间的关联性,我觉得这个就是天人合一的态度。”

  荔枝新闻注意到,张雷不同环境中具备不同用途的建筑,都将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摆在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存量时代到来以后,怎么样用新的一些美学观点,去把历史的遗存变成今天好的美学空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油库艺术公园 图/张雷工作室

乡村设计作品 图/张雷工作室

  张雷介绍,他和工作室正在做南京南部新城的油库艺术公园,用了三个油库里面的油罐,把它做成当代的美学空间,里面可以做展览,可以做文创,也可以是一个市民活动的公园。“当然我们也有大量的乡村改造的项目正在实施,在苏南、苏北都有一些好的村子,希望也能用设计美学改善乡村景观和人居环境,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