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风华|孙津川:用生命践行信仰与担当

2021年04月30日 22:26:37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江苏卫视于4月30日起每周五晚20:20推出人文讲述类节目《致敬百年风华》,集中讲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员在各个时期及各行各业挥洒青春、努力奋斗的闪光故事。荔枝新闻联合江苏卫视推出“致敬百年风华”特别策划,回望那些革命先驱以及千千万万的普通党员们的动人故事,走进他们大江大河般的壮丽人生,致敬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

  1928年9月的一天,一位60多岁的老妇人来到敌人的看守所看望她的儿子孙津川。此时的孙津川已被打得遍体鳞伤,浑身鲜血淋淋,倚在墙边。孙妈妈颤抖着将儿子最爱吃的梨子递给他,心痛欲裂忍不住大哭,孙津川用手指甲在梨上画了一个五角星,把这半个梨还给了母亲,说道:“这梨上的五角星就是我的信仰。”这是这对母子今生的最后一次见面。


孙津川生卒年份

  “革命起点”——为工人谋出路的坚定理想

  孙津川,1895年出生于安徽省寿县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去世后,家里生活重担就落在孙津川身上,他来到上海大中华纱厂做苦工,在这里目睹了工人悲惨命运。一名工人疲劳过度被机器压断了手,资本家因其不能干活开除了他,孙津川为此和资本家理论,却被一同开除。这件事之后孙津川立志,一定要寻找工人阶级的出路。


孙津川生前唯一一张照片

  此后,孙津川来到了吴淞机厂工作,当时上海地下党组织正在开展工人运动,从办工人夜校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孙津川在夜校里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孙津川领导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7年3月,上海爆发了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铁路工人组成了以600名工人纠察队员为骨干的纠察大队,孙津川任大队长。起义前十天,孙津川带领铁路工人中断了铁路运输,堵截敌人的增援,重点攻打闸北区。起义期间,孙津川领导的工人纠察队来到了敌人的警察局,通过机智的策略让警察局迅速投降。

孙津川的侄女孙以智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大伯带领着纠察队来到了敌人的警察局,找了个铁桶,铁桶里面放了炮仗,劈里啪啦一炸,警察局的人以为大部队来了!非常地惊慌,很快就投降了。”

警察局投降后,工人们从他们的武器库里拿了枪支,转头去攻打上海警备司令部。随后,孙津川又组织工人抢修铁路,迎接北伐军入沪。最终这次起义取得了胜利。

 3月28日,孙津川被选为沪宁、沪杭甬两铁路总工会委员长。

不久“四一二政变”爆发,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当时中共南京党组织已遭受两次大的破坏,革命者随时有被捕牺牲的危险。

 1928年3月,受党组织派遣,孙津川出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通过孙津川深入细致的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中共南京党组织的恢复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1928年中共南京党组织的恢复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母子分梨”——舍生取义的不屈信念

  孙津川担任南京市委书记后,首要任务就是重建党组织,到工厂、大学里宣讲革命道理,他的宣讲在工人、学生、农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在当时的南京做地下工作可以说是险象环生,国民党抓了一批中央大学的学生,受到指认,孙津川的身份暴露了。

  被捕后的孙津川不受敌人威逼利诱,踢翻了敌人布置的酒席。遭到了敌人的酷刑逼供,灌辣椒水,用钢丝条抽,即便如此,孙津川也没有透露出半点线索。敌人在使用了诱惑和酷刑手段之后,仍没有死心,安排孙津川的母亲探监,试图用母子亲情“感化”他。


剧照:孙津川用五角星诠释自己的信仰

  孙津川的侄女孙以智在节目中分享:“ 1928年9月的一天,奶奶带了几个大伯最爱吃的梨到狱中看望他。大伯隔着铁栏杆抓住奶奶的手,安慰奶奶:‘妈,你懂的,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既投了红旗绝不投白旗。’奶奶没说话,拿出带来的梨给大伯,大伯吃了一半后,用带血指甲在梨上刻了一个模糊的五角星,把这半个梨还给奶奶。分梨,分离,这是儿子要跟自己永别了,奶奶也彻底明白了儿子慨然赴死的决心。从那以后,奶奶再也没掉过半滴眼泪。”

▲▲戳视频,看陈龙演绎舍生取义的不朽信念▲▲

  10月6号清晨四五点左右,监狱门口停了三辆黄包车,这是拉送行刑的犯人用的。监狱铁门突然打开,孙津川走了出来。

  被押往雨花台的路上,很多工人围了过来,孙津川讲道:“兄弟们,敌人杀了我一个,还有十个,杀了十个,还有一百个,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是杀不完的!”敌人听到这,马上用毛巾捂住他的嘴,押往雨花台刑场。


孙以智讲述大伯孙津川慷慨就义的情形

  “10月6日清晨,大伯英勇就义。”孙以智老人讲道:“奶奶得知消息,赶紧就往雨花台跑,走上前去,抱起了满身是血的大伯,用自己的衣服给大伯的脸擦干,周围的老百姓看到后非常痛心,跑到棺材铺要为大伯置一个棺材,棺材铺的老板说:‘挑好的抬走,不要钱。’大伯就睡在了南京人民为他置办的棺木里。

  “信仰忠诚”——代代相传的英烈精神

孙以智讲述雨花英烈的忠诚信仰

  孙津川牺牲时,年仅33岁。

  作为雨花英烈的至亲,孙以智老人谈道:“我觉得雨花英烈精神本质就是四个字——信仰、忠诚。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的这么多英烈,虽然他们的家庭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有着共同的信仰。信仰是革命者的人生观,他们这一生选定的人生目标是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正是有这种坚定的信仰,才把中国从深渊中挽救起来,所以说信仰是很重要的。为了坚守信仰,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这就是忠诚。


雨花台烈士陵园

  “雨花台的烈士还有一个共同点——年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是因为有这群青春热血的年轻人,甘愿为党牺牲一切,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日益强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群年轻人的理想,就是我们党的初心,所以今天我们说不忘初心,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是前辈吃了那么多苦才换来的。

  孙津川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信仰与担当,他所代表的雨花英烈精神如革命长夜里的璀璨星河,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戳视频,看孙以智讲述孙津川的英雄故事▲▲

  编导/江苏卫视《致敬百年风华》节目组

  记者/荔枝新闻 刘蔓

  (荔枝新闻&江苏卫视《致敬百年风华》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