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的今天——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人民海军从泰州启航,70多年来踏浪蹈海,从近岸走向近海,从近海走向深蓝,驶向辽阔的万里海疆。
作为“水兵母亲城”的泰州,始终深深呵护“海军诞生地”这一最光荣的城市符号,把这一红色资源融汇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中去,融汇到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进程中去。
建设海军舰艇文化公园,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经过近两个月的修缮,位于泰州大桥南侧的“三舰一艇”重新回到江边港池,正在进行紧张的内部布展。今年,泰州将依托“三舰一艇”,建设海军舰艇文化公园,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年中正式开园。
据介绍,海军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海军诞生地建设,自2011年起,先后向泰州市捐赠了三艘退役军舰和一艘潜艇。为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展示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伟大成就,泰州市依托现有的“三舰一艇”,规划建设海军舰艇文化公园,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舰一艇”分别为881洪泽湖补给舰、108西宁号导弹驱逐舰、515厦门号导弹护卫舰、274潜艇。其中,881洪泽湖补给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代综合补给舰
建设中的海军舰艇文化公园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泰州大桥脚下。项目总规划面积约541亩,主要依托海军舰艇,实现舰艇参观游览体验、研学拓展等功能。后续还计划不断丰富完善海军文化,打造成集体验、游乐、休闲等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预计年中可正式开园。届时,游客可分批登舰参观,一睹人民海军舰艇风采。
用好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资源 激发青年一代听党话、跟党走的奋进力量
4月20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开展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邀请退役士兵“四史”宣讲团成员为30名入党积极分子讲述海军发展历程,在回望海军历史的过程中,铭记先烈, 坚定信仰,争做时代先锋。
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坚持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免费接待了大批部队和未成年参观者,充分利用纪念馆丰富的精神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每年4月23日海军诞生日,众多海军毕业学员及海军国防生徒步拉练至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海军指挥学院每年的应届毕业生都在纪念馆举行毕业宣誓仪式。成为海军官兵向海出发的精神起点。
这次参加活动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黄宇晴说:“听我们的学长和学姐讲述这些海军的故事,让我觉得他们都非常的伟大。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心和决心。”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士兵学员樊圣雨说,学院通过组织在校退役士兵学员成立退役士兵“四史”宣讲团,在全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在党的百年华诞前开展一百场主题宣讲,让同学们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去到中小学,通过宣讲团的形式,把红色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娃娃抓起,让人民海军基因注入血脉
在泰州以“海军”命名的地方不胜枚举,单学校就有海军小学、海军中学,泰州市少年宫还有个海娃艺术团。各个学校把学党史、忆军史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编写相关校本教材,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月20日,在泰州市扬桥小学,海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向该校赠送了138泰州舰模型。
“我们将这艘泰州舰模型捐赠给学校,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爱党、爱国、爱科技的热情,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海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说。伴随着《泰州舰之歌》的乐曲,杨桥小学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近距离参观泰州舰模型。学校表示,138泰州舰模型为学校科技特色教育增添了新的亮点,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学校将根据泰州舰的相关知识,编写相关校本教材,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军爱民民拥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作为“水兵母亲城”,泰州已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每年“八一”和“4·23”人民海军成立纪念日,泰州各级党政慰问团、社会组织,会集中走访慰问,给海军官兵送去“第二故乡”的问候。每年泰州市“两会”召开,泰州舰的代表都受邀参会并在主席台就坐,参加“母亲城”的议政决策,是真正的“家乡人”。
如今,行走在泰州的街头,双拥文化广场、双拥一条街、双拥长廊等随处可见;海军公园、海军大道、水兵广场,都在致敬这段历史。
硝烟已散,昔日江面硝烟中的支前壮举,早已融汇在泰州儿女的血液之中,汇聚起催人奋进的磅礴伟力。如今,500万泰州人民继承先辈遗志、高举信仰之旗、践行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播撒豪情壮志,书写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