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新身份!无名流浪聋哑老人在常州安下新家

2021年04月03日 09:08:33 | 来源:常州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4月2日下午,一位无名聋哑老人作为“常”家人正式入住常州福利院。告别流浪生涯,他终于有了新名字、新身份和新家。

  老人的新名字叫常国金,根据惯例,一般无法查明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入住福利院,工作人员都给他们取姓为“常”。名字中的“金”字则是因为数年前,市救助站巡查时在常金大桥下发现了这位聋哑老人。当初,老人拒绝进入救助站。此后的数年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常金大桥看望老人,给他送去清凉油、拖鞋、人丹等消暑物品以及棉被、棉衣、棉裤、棉鞋等御寒物资。此外,常州市钟楼区先锋青年志愿者李彩娥结对帮扶老人,3年间从不间断为老人寻亲。

  去年12月,老人租住的房子即将拆迁。在李彩娥的劝说下,老人同意求助救助站。老人被送到救助站的第二天,救助站工作人员就开始联合公安机关,利用人像比对、指纹、DNA等技术,并借助媒体的力量为老人寻亲。可惜的是,因为老人不会写字也无法正常交流,所获信息甚少,至今也未能帮他找到亲人。

  根据规定,对超过三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当予以安置。在救助站和福利院工作人员检查完收养收治流浪乞讨滞留人员审批表、准予落户的通知、诊断证明、出院小结等文件后,老人被正式移交福利院安置。这样,老人有了新身份,就可以和其他困难市民一样享受到生活照料、户籍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费用报销、残疾及特困补助等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据了解,常州市救助站每年都要收留一些流浪、乞讨无着落人员。对于能讲清楚身份信息、家庭地址的流浪人员,救助站会帮助他们及时返乡。自2003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来,常州市救助管理站已累计为近10万人提供救助服务,护送受助人员安全返乡千余次,达5600多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些智力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因无法说清家庭信息及个人信息,只能留在救助站等待安置。2005年以来,常州市救助管理站共安置224人。

  近年来,常州市救助管理站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救助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开展“六大专项行动”,在照料服务、救助寻亲、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落户安置、源头治理、干部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上提档升级。无论是“返乡”还是“安置”,他们都为这个城市的流浪滞留人员找到了“回家”之路。

  (来源:常州新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