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门西”串起古都历史 这群志愿者守护南京人的集体乡情

2021年03月28日 16:03:05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高下坡陀,曲巷斜街。街巷回环,限以尺幅。委巷通衢,纵横南北。歧中有歧,无往不复。”清末南京史志专家陈作霖笔下的老南京,呈现出这座古都最原汁原味的城市肌理。 

  若论老南京,必说城南;尚问东西,当数门西。老门西历史悠久、绵延不绝;曾经,这里是南京人赖以生存之地;如今,这里是南京的文化富矿。通过“门西”这个符号,可以串起南京城的千年历史。当下,更有一群文化的守望者,通过民间力量守护这一片南京城市文脉、历史记忆的重要承载区,试图以文字资料、实体考察、口述史记录留住南京的根与魂,从寻常百姓的平凡故事中,触发南京人的乡情。

  门西文脉

  串起六朝古都的千年历史

  相比门东,门西似乎一直都很“沉默”。然而古往今来,门西不仅一直记录在文献资料中,更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留下痕迹。 

  “一个小老头,戴个草帽头,衔个香烟头,拐个筲箕头,靸个破鞋头,跑到小门口,买包牙蚕豆,越嚼越有味。”这首被传唱至今的南京童谣中的“小门口”就在门西。1909年,《申报》一则广告,提及“南京门西小门口……”更早之前,1899年,南京著名方志学家陈作霖在《东城志略》中说:“金陵聚宝门,城墉左右袤延,淮水邪界于其北,中狭而旁袳,故城厢隙地,如舒双翼然,土人呼门东门西。” 

  “结合陈先生《凤麓小志》所附‘金陵城西南隅街道图’,可知‘门西’的东端以中华门为起点,至镇淮桥,沿着向西北方向流去的内秦淮河,一直到水西门,再沿城墙向南,折而向东至中华门。随着秦淮河两岸百姓交往的密切,右岸百姓的生活习俗逐渐趋同左岸,以至‘门西’的北界,扩展至升州路。”已年过七旬的陶起鸣是地地道道的“老门西”,作为南京市地方志学会和南京城市文化研究会会员,他一直致力门西历史的研究与保护,曾经出版的《南京愚园史话》被业内认为用文字“复建”了一座愚园。 

  在陶起鸣看来,“老门西”多年前就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她既没有‘振聋发聩的壮举’,也拿不出‘独一无二的身价’,但是从历史沿革看,门西是南京城的‘老资格’,从经济地位看,门西是历史上南京人的‘饭碗’。”陶起鸣介绍:“近年,西街遗址考古除证实‘越城’的存在,还发现西周时期的筑城遗迹,证实南京建城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南京主城区正是从这里逐步由南向北推进发展的。在这过程中,古长干里近一半区域被城墙和外秦淮河分隔到南京城外,剩余的就成了后来的门西和门东地区了。”已有3000年历史的门西,可谓是南京城区中资格最老的区域之一。而近年来考古发现了诸多六朝、晚唐等时期文物,也证实门西所在区域是持续繁盛的居民区,历史悠久,延续不绝,堪称“元老”。 

  秦淮河沿岸兴旺时有“大市十余,小市百余”。仅门西地区秦淮河两岸,就有以手工业作坊和集市命名的众多街巷。“如铜作坊、银作坊、铁作坊、鞍辔坊、弓箭坊、颜料坊、磨盘街、豆腐坊、黑簪巷、胭脂巷、牛市、菱角市、糖坊廊、丝市口、篾街等。这些职业特点鲜明、行业聚集度高的街巷,在门西的数量比南京其他区域多。”陶起鸣介绍,“清代中、晚期,‘门西’在南京城的经济、社会地位越发重要。其时,手工业中最为火红的是锦缎业。门西地区从事锦缎业和相关行业的人家数以及大户占比等指标,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可称为南京锦缎业的‘大本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居于南京缎号‘榜首’的八家,有七家在门西。” 

  锦缎业作为龙头行业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除直接与生产有关的器具制造、材料生产有关行业外,还有纸业、印刷业等我们较难联想到的一些行业。靠它吃饭的南京人甚至外地人,数以几十万计。毫不夸张地说,门西曾是南京人赖以生存的宝地,是南京的强大经济支柱。”陶起鸣说。

  烟火浓厚

  街巷建筑成为纯正城市logo

  明清以来的南京,除了有气势恢宏的城墙宫苑、诗意弥漫的私家园林,还有展现平民生活的民居、街巷,更有遍布历史印痕的民风、民俗。这些老南京文化的流风遗韵,多如沉香般散落在老门西的曲巷斜街、青砖黛瓦和窗棂门罩上。 

  明代大学问家顾起元,宅园位于花露岗;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居住过谢公祠……唯美浪漫的凤凰台、瑰丽壮观的瓦官阁、诗情画意的杏花村、烟火绵绵的长干里……这些位于老门西的文学圣地被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南宋诗人杨万里、元代词人萨都剌等歌咏,留下的名篇巨作,千古流传,并引来无数的骚人墨客吊古寻幽、寻访膜拜。门西还拥有阮籍衣冠冢、金粟庵、愚园、仓顶大井等文化遗存,王羲之、顾恺之、韩熙载、辛弃疾等文化巨匠也在此留下过美谈。“在门西曾有的几十座园林中,愚园是后起之秀,她不仅园林雅致,还是文学昌盛之地,五十多年中有八名状元和400多重臣高官、通儒硕彦在这里留下楹联诗文数以千计。在愚园,我国早期的文学社团‘具并文社’频频活动,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雅集十多次。愚园及所在的门西是清末民初南京及周边地区文人相聚之所、文学昌盛之地。” 

  如今的门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南京文化的富矿。 

  作为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渊源地,南京最后一块尚未被全部“大开发”的地区,老门西更以民居建筑、街巷肌理原汁原味地保留着老南京的味道。中国传统的文化充盈彰显于门西的砖块瓦杂里、弥漫在门西人的烟火气中。 

  “曲巷斜街”是门西街巷的分布特征,区别于北京胡同、上海弄堂近似棋盘式的布局,可说是南京街巷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概括。“在门西,街沿河势,巷随宅转,走向‘不正’,但四通八达。这里街区小,纵深度较浅。较大的民居设有前后门,直通前后两条街,出入方便。”而“青砖黛瓦马头墙”也是南京老民居的建筑特征,陶起鸣说:“无论是临街的墙基考究地用条石、拴马石;门头上有青砖砌成的两角翘起的形似‘大屋顶’的简易装饰;既美观又实用,顾及到采光、通风、保温和空间的分隔等实际需要的花格窗……这些建筑元素都是南京老民居常备的,有很高的辨识度。” 

  漫步老门西,即让人触摸到历史中的烟火气,感受南京最纯正的城市logo。 

  城市记忆

  民间力量自发为老门西立传

  此前“沉默”的门西,并未被人们过多关注。但其中所蕴含的城市文化与记忆,却成为老南京最珍贵的文脉资源。“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为了更好地保护面临逐渐消逝处境的老城记忆、延续老南京的遗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有意识地挖掘和记录老南京的故事。在南京,更有一群钟情历史文化的志愿者,自发筹建了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共同挖掘和记录南京故事,探寻门西文化。而发起人,正是陶起鸣。 

  退休后的陶起鸣,一直专注于南京文化研究,更开通了“最忆是金陵”公众号,坚持每周推送南京文化原创文章,深挖南京城市记忆,并开辟“老门西”相关专栏。随着读者用户的递增,“最忆是金陵”收到了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原创稿件,并成为《南京方志》等多个期刊杂志的主要供稿者。2019年,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正式成立,一群银发老人成为中坚力量,他们中有老门西原住民,也有专家学者、高校教授,都是一批对老南京城有着深厚感情的同道中人。这个非营利性的文化志愿者组织,自发办展览、开讲座、运营微信公众号、出期刊……通过不同的方式为老门西立传,为南京留下上千年的城市文化记忆。 

  70多岁的“守望者”戴启元,家住殷高巷一带,对于老门西有着浓厚的感情。多年来,他不仅自己投稿,更带动了家里的亲朋好友一同加入其中,“80多岁的老哥哥如今依旧坚持手写投稿,写出来的都不是惊天动地的故事,但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回忆录,是历史,蕴含着很多深邃的人文故事。” 

  多年的坚持,不仅让“最忆是金陵”拥有超过6000人的忠实铁粉、文章流量过万,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公众号,更吸引了著名作家叶兆言、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冠军栾菊杰成为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的“名誉会长”,协会内名人辈出。 

  而协会成员们不仅走街串巷,在田野考察中留下文字与影像记录,更着手通过最鲜活最接地气的“口述史”做好传承与保护。“最能留得住老南京鲜活记忆的老人,也大多住在老门西。”陶起鸣告诉记者,城市记忆保护不仅仅是保护街巷建筑的原貌,还有更多非物质文化,“原住民的记忆中,有我们已经逐渐淡忘遗失的南京风土民俗。至今,在尚存的十几条老街巷中居住的老居民,依然在五月端午挂菖蒲,小雪腌腌菜,过年贴门钱……包括这里的地方方言,完全可以留下做研究。这些做起来很费事费力,但是这样的传承保护总需要人来做。”陶起鸣说。 

  影响海外

  塑造南京人的

  集体乡情

  通过“门西”这个符号,串起的不仅是南京城的千年历史,人们更可从此地寻常百姓的平凡故事中,追寻南京的根与魂,让逐渐消逝的老街巷,重新走入南京人的记忆中,成为寄托乡愁的凭借。 

  从老门西这一方故土走出去的南京人,如今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通过守望者协会的努力,以及“最忆是金陵”公众号影响力的扩大,让很多身在海外的门西人,又重新触动了记忆深处的情感。 

  “身在上海的程琪君老奶奶已经年过80了,看到公众号的文章之后,也给我们投稿,写了一篇关于老门西的故事,回忆了她在门西从打井水到用上自来水的过程。”戴启元也告诉记者,这些文章让他50多年前的老街坊赶了回来,“他此前身在荷兰,年初我们协会的一场讲座上,我看到了他,正是这种浓浓的乡愁和乡情,让我们又重聚。”老门西人依恋着故土,使得他们对门西魂牵梦萦。而“最忆是金陵”里的文章,不仅让门西人的乡情得以慰藉,更是让很多天各一方的老朋友再次有缘联系。 

  如今,守望者协会的成员团队持续扩大,吸引了诸多年轻人加盟,更在秦淮区文旅集团的支持下,将活动室地点放在了愚园内。“有爷爷带着孙子来重走门西,寻找记忆的,还有更多外地人为此深深爱上南京文化,爱上传统历史,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陶起鸣告诉记者,“老门西”现在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歌曲,而为此谱词写曲的,正是一位年轻的徐州姑娘,“她在接触到门西的文化和历史之后被触动,专门写了这首歌,可以说老南京的文化引发了年轻人的共鸣,让他们爱上南京。” 

  老门西,不仅实证南京的城市发展足迹,让我们依傍陈迹仰望历史的天空;老门西,更以最为本真的文化个性、文化气息、文化特质与风土人情,传承老南京文化,唤起老南京人的情感记忆,成为新南京人了解家乡的落脚点,塑造南京人的乡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