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偏爱以竹来抒发内心情感。竹,清雅淡泊,坚韧挺拔,虚怀若谷,中通外直,成了文人墨客歌颂君子德行的象征。
在竹子上做“文章”,抒发情怀,也成为众多文人墨客喜好的方式。这其中,最属代表性的当属扬州竹刻,扬州竹刻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扬州人就用刀尖在光滑的竹片上游走,轻重缓急一如毛笔在宣纸上自由挥洒,这门在竹上写字作画的艺术就此诞生。清代中期,扬州著名书法家吴让之将金石、书法和绘画等多种艺术技巧熔铸于刻竹之中,逐渐形成了以浅刻为扬州地方特色的竹刻艺术。
浅刻,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却古朴有味,虽看似寥寥几笔,却也意境深远。2009年,扬州竹刻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期《传承人》介绍的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志明,“扬州竹刻的特点就是以刀代笔,在竹子上刻字刻画,追求书画的笔墨情趣,这是我们扬州竹刻。”
1971年,为了延续扬州竹刻命脉,扬州市工艺美术厂招收75位学徒定点培养。这一年,高志明16岁,刚初中毕业,面试那天,高志明提笔蘸墨,一气呵成写了几个大字,凭借早先练就的书法功底,顺利考入工艺美术厂。高志明刚一进厂,就被挑选出来,跟随扬州著名雕刻大师黄汉侯老先生学习竹刻当中的浅刻技艺。高志明用勤奋和刻苦,打动了老先生,对于这位前来求学问道的徒弟,黄老先生倾囊相授。
书画韵味的展现是扬州竹刻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求刻竹者具有优秀的书画基础,刻出的作品才能极富书法韵味和书卷气息。想习得神韵,必先临帖。“临摹各家,遂有独到之处”是黄老先生布置下的学习任务。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可供学习的名家字画少之又少,缺少临摹字帖让学习竹刻难上加难。高志明深知笔墨神韵必须建立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之上,对于好不容易得来的资料如获至宝,他得空就反复临摹,不断揣摩,凭着这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痴劲,很快对书法笔画结构烂熟于心。
高志明又开始研习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书画作品,了解创作者所处的时代,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在他眼中,手起刀落,是沉淀下的情感在刻刀与竹板之间的划痕。
清晨,伴着空气中淡雅的竹子香气,将刀具依次排开,这是竹刻师们开启一天工作的仪式感。
高志明说,从师傅黄汉侯老先生起,竹刻所用的刀具,全是自制。以前,雕刻艺人们使用的都是三棱刀,黄汉侯在此基础上,将其改成了四棱刀。运用起来更似毛笔,雕刻出来的作品也更加精美、富有韵味。用刀在竹上写字作画,起刀和运刀颇有写字的考究。运刀的深浅,粗细,角度变化决定了书法艺术在竹子上成型的审美趣味。要使线条流畅而有力量,必然少不了长时间的练习。在竹板上刻字很需腕力,长时间操作,不仅手腕酸,而且手指握笔处长满了厚茧。
刻竹平常心是高志明雕刻时的准则,亦是他对徒弟的要求。他说,在平和放松的心态下,进行操作会更完美,一旦手劲运用不均匀,就容易刻错。所以刻竹子要耐得住寂寞,看淡名和利。刀转刃游,竹板在高志明手中不停变换角度。刻累了,高志明就会拿起一旁的毛笔挥写几笔。他的工作室里总是很热闹,常有三五好友相聚于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切磋技艺已经成为了高志明几十年来的老习惯了。在和书画名家的相互切磋中,在书画作品的熏陶下,高志明的技艺悄然生长,日臻成熟。2014年,高志明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刘江瑞,高志明的徒弟,是一位记者。在一次采访过程中,刘江瑞见识到了高志明高超的竹刻技艺后,决定拜师学艺。
刘江瑞说:“我从小比较喜欢书法,看到高老师的竹刻作品就是很震撼,在竹板上体现书法的韵味,让人看起来非常痴迷。包括它的浓淡虚实,以小见大,能够在很小的竹刻上体现成百上千的字,是一个微雕艺术的升华。”
高志明竹刻作品《梅花书法》
竹刻之于大众是艺术,对高志明来说这就是生活。与竹相伴半个世纪,高志明也从中参透了竹文化的精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勤恳质朴地忠于一业,不为繁华易匠心。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天19点30分首播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倪习娟 江苏教育频道/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