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入巨资,海门3.6万名老人有福了……

2020年10月25日 10:35:46 | 来源:海门电视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下午能安排助老员上门吗?”10月21日,家住悦来镇永平村的黄允兰用政府配发的老年人专用手机,给海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12349热线拨去电话。十多分钟后,助老员顾海琴带着护理工具包来到她家。

  政府买单,老人享福

  76岁的黄允兰是低保户,被列为政府为老服务A类对象,每月可享受120元的为老服务。同住悦来镇的顾海琴45岁,今年通过培训,成为助老员,在保民村、永平村,服务160个像黄允兰这样的老年人。这是顾海琴第5次来黄允兰家,几次下来,已经教会了黄允兰使用老年手机。黄允兰无儿无女,热心的顾海琴常陪她聊天解闷,定期帮她监测血压,叮嘱她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说起助老员的上门服务,老人满口称赞。

  目前,全区500多名助老员通过线上派单,就近为290个村(居)老人上门服务,接单后,一般十分钟左右都能达到老人家中。

  海门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25万,90%以上是居家养老。为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幸福感、满足感,今年,海门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区级为老服务综合体,引入厦门莲花医院有限公司,以“公建民营,社会运作”的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建立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的服务平台,实施智慧养老。

  为老服务综合体涵盖了智慧养老云平台、康复托养、中央厨房、小型全科医院、嵌入式养老中心五大方面功能,能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娱、助医、助急等多样化“链式”智慧养老居家上门服务。目前,智慧养老云平台依托海门救助站正在运行中。   

  现在全区3.6万名政府购买服务老年人已率先体验了这一功能,他们按条件分为A、B、C三类,分别以每月120元、100元、20元三种标准,享受政府统一购买服务,人数占全区老年人总数10%。为此,政府每年投入1770万元,未来,这一比例将达到14%以上。

  海门民政局副局长姜利军介绍,将来,智慧养老云平台还可以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看护设备,主要有智能床垫、视频监控设备、语音聊天设备、烟感报警装置、智能防走失手环、防跌倒装置等。为老服务综合体将对位于七一桥南侧的海门房产交易中心进行改造,12月即将动工,明年完工。届时,其他四方面功能也将同步启用。 

  另据了解,厦门莲花医院是三级综合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老为一体的医疗机构,深耕医疗、养老、护理等领域21年,承接海门为老服务综合体5年的运营服务,目标是打造城乡居家养老“十分钟服务圈”。

  “走读”常住皆可,家门口养老成现实

  走进位于海门街道的“愉色而养”长者驿家,你会感觉十分温馨。“愉色而养”由原药监局闲置大楼改造而成,是海门首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它同时具有社区养老的功能。

  这里既有常年入住的老年人,也可以针对周边小区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日间照料、搭伙就餐、娱乐休闲、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86岁的老人朱德丰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前年住进长者驿家,子女们有的在外地,在海门本地的也工作繁忙。今年3月,老伴陈霞秋也一同入住,陈霞秋告诉记者,在这里伙食搭配很好,上午做操,下午还安排活动,子女们过来探望,路程也不是很远,一家人都十分满意。

  海门鼓励利用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学校、服务中心等社区闲置资源,建设社区嵌入式“机构+社区养老”复合型托老设施——长者驿家,打通社区老人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让老人在家门口实现“养老无忧愁”,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到2020年底,全区3个街道将全部建有社区长者驿家。

  区镇全覆盖,农村老年人同享福

  重阳节前夕,三星镇敬老院里其乐融融,海门区抗肿瘤协会文艺宣传队带来了热情洋溢的舞蹈,与这里老年人一起欢度佳节。现场还来了不少周边居民,大家一起包馄饨、欣赏节目,接受了义诊,老人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三星镇敬老院是海门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单位,和区级为老服务综合体一样,由厦门莲花医院有限公司运营。公司依托敬老院现有资源,投入500元进行专业化的改造,增设护士站,安排6名专业的护士,为敬老院入住老人和周边社区老年居民开展医养服务。

  到今年年底,像这样的养老服务中心将在海门12个区镇实现全覆盖,具备日间照料、娱乐休闲、助餐助急等功能。与城里的老年人一样,家住农村的老人不出远门,就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同样细致周到的养老服务了。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