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拉萨市林周县,草木葱郁,牛羊成群,生机盎然。走进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规划有序的牧场显现着勃勃生机,近3000头牦牛在这里休养生息,繁育、育肥、饲草加工都由专人打理并分门别类,有了科学饲养的“加持”,牧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片示范园便是苏州援藏干部持续推进的江苏重点支援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之一,是带动林周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中央各部门和15个省市“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由苏州市对口帮扶拉萨市林周县。截至2020年,苏州已派出九批、82名干部人才赴林周开展援助工作。26年来,林周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林周县顺利通过国家和区、市三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考核评估,同年9月,林周县正式脱贫摘帽。
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迎接建党100周年等新的历史性节点上,苏州援藏干部们又将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扛起新时代援藏政治责任,努力展现“苏州作为”?
近日,记者随苏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援见初心·筑梦使命”主题采访团来到林周县,与苏州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实地感受烙印在雪域高原上的“苏州精神”。
援藏“数据墙”
通过20多年努力,截至2019年——
林周县GDP从5563.71万元增长到15.3亿元,增长26倍;
固定资产投资从300多万元增长到10.9亿元,增长362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90.2万元增长到2.47亿元,增长273倍;
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62元增长到14292元,增长15倍。
援藏“回音壁”
他们有像蓝天一样宽广的视野,像白云一样洁白的心灵,像大山一样稳健的气度,像大地一样包容的胸怀,像河流一样绵绵的情怀。 ——林周县委书记次仁顿珠评价苏州援藏干部
援藏“座右铭”
援藏要援在大局上,援在暖心处,援在民生改善上。援藏就要援出真情,援出精准,援出高质量,援出苏州人的“精气神”。 ——苏州第九批援藏干部领队韦国岭
初心不改 他们用真心构建两地“一家亲”
海拔4800米的山口,急弯、泥泞,尘土飞扬……从林周到唐古乡的山路坎坷难行,即便是藏民,一听到要去唐古乡,都会下意识地摇头,随着记者前往唐古乡的王俊已是今年3月以来的第五次“下乡”了。
“现在条件已经好了很多,我的前任们都是坐在皮卡车的备胎上,一路颠簸六七个小时才能进去一趟”,王俊一边忍着颠簸,一边乐观地描述这条道路的前世今生。现在路基已经初步成形,至少不是坑坑洼洼寸步难行了。去年11月,借着这条路,唐古乡到林周还开出了一天一班的对开“公交班车”。只是施工区域还较多,碰上施工作业时要等候,因而山路上“堵车”现象依然严重。 来自苏州发改委的王俊现任林周发改委副主任,负责林周县项目布局,而唐古乡游客集散中心便是他眼下主抓的一个项目。 “希望通过援助能给当地实实在在留下些东西。”
王俊主抓的游客集散中心,正是为全面融入拉萨市全域旅游和拉北环线打造,是苏州援助林周启动的执振旅游片区规划而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2000万元的唐古乡游客集散中心竣工投用后,可带动群众就近就便就业创业,助力旅游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
同行的还有林周县人民医院的孟柳明。援藏医生实施了第一例产科剖宫产手术在林周县已广为流传,孟柳明便是亲历者之一。
4月初,24岁的西藏林周女子格桑央珠(化名)因腹痛前来就医,B超显示她怀孕了,且即将临盆。格桑央珠转至医院妇产科,苏州援藏医生马金春立刻为她做检查。刚开始,格桑央珠以为要转到拉萨去生孩子,但从林周到拉萨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路途中如果发生胎膜破裂、脐带脱落,对肚子里的孩子都是致命的。 时间就是生命。马金春决定就地实施剖宫产手术。条件有限,没有专业助产士,儿科医生孟柳明因为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被临时抽调过来“救场”,成为助产士。医护人员做好充分准备,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准备产包及手术器械、与家属沟通……仅仅用了30分钟,马金春就为格桑央珠成功实施了剖宫产术,母子平安。这是从事妇产科工作十余年的马金春在西藏接生的第二个宝宝,也是他在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完成的首例产科剖宫产手术。
而让孟柳明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在施救过程中,因为设备简陋,吸正胎位时吸入了满口胎粪,“那味道十分酸爽”!孟柳明说,他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紧急时刻,顾不上自身的安危,把救治放在第一位,其他都抛在脑后了。 到达唐古乡后,孟柳明顾不上休息,就在乡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到藏民家里去巡诊。 看到专家上门,85岁的卓玛央宗紧紧抓住孟医生的双手,眼里满是期盼。
“援藏干部的初心,便是一颗赤诚的真心,正是带着这样的深情,他们才能义无反顾完成使命”,第九批援藏干部领队、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韦国岭说,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始终初心不改,舍小家顾大家,为林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这一点,拉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林周县委书记次仁顿珠也给予高度评价: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他们投入的热情始终不减,前方后方密切配合牵线搭桥,推动西藏林周稳定发展,那份真诚的初心一直没变。“他们有像蓝天一样宽广的视野,像白云一样洁白的心灵,像大山一样稳健的气度,像大地一样包容的胸怀,像河流一样绵绵的情怀。
精准施策 他们用智慧谋划民生项目长足发展
” 扶贫先扶“智”。援藏援在暖心处。这是苏州援藏干部一句不成文的座右铭。 德庆旺姆,录取学校为辽阳市第一中学;克珠,合肥市三十五中学……在林周苏州小学的宣传栏里,贴着这样的“喜报”。校长次仁扎西说,由苏州援建的林周苏州小学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小学”——西藏班录取率名列自治区前茅。林周县每年约四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都来自这所学校。
“读书能改变孩子的一辈子,这样的好事多多益善。”在总投资1100万元的林周县中学、苏州小学提升改造项目基础上,8月3日,苏州市委宣传部与林周县苏州小学正式签约,共建“苏萱图书室”,为林周县苏州小学的后续发展、为孩子们成长的梦想再添一把力。
如果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解决眼下农牧民家庭的致富增收则是迫不及待的“近忧”。 拉萨市林周县松盘乡,来自甘肃的羊海民是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西区的代理厂长。他的主要任务便是牦牛的育肥,为过冬牦牛准备饲草饲料。林周是拉萨第一产粮大县、第二牧业大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基础条件落后。聚焦扶贫帮困,核心工作是要增强造血功能,“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才能创造盈利点,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2017年,经苏州第八批援藏工作组牵头,江苏在对口援建计划外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5亿元建设该园区。2018年10月,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东区正式投入使用。
羊海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示范园流转了农户的土地,并吸纳周边牧民进入示范园工作。此外,示范园提供技术输出,帮助牧民科学养育牦牛,扭转了原来“夏肥冬瘦”的牦牛销售难题。以东区牦牛繁育基地为例,该基地核心功能为牦牛育肥及相关养殖技术示范,年存栏量目标2000头。传统放养法一头牛长大要8到9年,现在专家团队配制饲料,精准投喂等,养大一头牛预计3到4年。 通过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林周县致力构建出西藏农牧业产业体系,培育有引领力的创新型增长点,增强拉萨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使示范园区成为推广农牧新品种、新技术的窗口,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有力的“造血机”。
此外,在援藏任务清单上,记者还清晰地看到—— 推进实施林周中学和苏州小学改造提升,公共场所供暖、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部分乡镇卫生院新建、县城道路和地下管网改造提升…… 在苏州组团式援藏医生、供电专技人员帮扶下,林周县人民医院首次设立儿科病区、开设专家门诊,县供电公司建立起电力运维机制,农牧民群众就医质量和用电安全得到极大提升。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默默诠释了苏州精准援藏的精神格局——援在大局上,援在暖心处,援在民生改善上。
高质量布局 他们用“创新”激发援藏多元效应
7月31日,第九届中国苏州创博会举行,西藏林周馆应邀组团亮相。 创博会期间,林周县的文创产品、旅游资源受到了各省市旅游者、企业人士的热捧。除了文创产品、旅游资源推荐,该县农牧企业还为广大参展客商与市民群众带来了青稞、地产菌菇、牦牛肉酱、冰川泉水、黑土豆粉条等苏州市场难得一见的健康产品,仅半天时间,馆内的牦牛肉、奶制品就销售一空,并与许多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苏州市第九批援藏干部,林周县委常委、副县长查焱介绍:“近年来,在苏州的帮扶下,林周县紧盯文旅融合发展目标,立足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将传统技艺融入富民产业,以民俗节庆助推文化传播,不断构建起由各级非遗传承人、青年创业团队、村民合作社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产业体系。此次亮相创博会的特色展品,就来自于当地大力扶持的各类文创企业,参展商品涵盖了绘画、乐器、编织、造纸、熏香等多个种类。通过此次创博会,让林周优秀的文创产品和农牧产品更好地展现在各地嘉宾和苏州市民面前,当地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在苏州援藏干部的未来规划里,这还只是第一步。
林周县强嘎乡强嘎村,修复一新的林周农场内,记者看到,5排整齐的窑洞掩隐在挺拔的白杨树中,在雪白的墙壁映衬下拱形门上的红色五角星特别耀眼。农场礼堂内展示着林周县发展的历史照片。农场内也新建了文化广场、餐厅、停车场、公厕、围墙等配套设施。 “林周农场是西藏宝贵的红色革命遗迹,也是早期一批援藏工作者生产和生活的见证,更是援藏精神的生动体现。”韦国岭说,这个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相融的红色小镇自2019年3月28日开业以来,已接待了9000余人次的参观客。
红色小镇的打造,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保洁、保安、讲解员、导游等工作岗位,解决了当地农牧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同时,红色小镇也成为林周县融入拉萨市全域旅游,特别是拉萨旅游北环线的主要切入点,形成了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支撑点。 此外,围绕林周“农牧结合示范区”的产业定位,林周县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成为自治区重点推进全产业链条牦牛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针对物流产业与市场等薄弱环节苏州援藏团队正积极与各地绿色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力争实现青稞、牦牛等原材料的二次加工,并借助即将实施的林周到拉萨隧道建设获得的空间优势,努力打通物流、市场通道……围绕一产、二产、三产形成的一条立体多元产业链正悄然形成,并有力推进。
韦国岭表示,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苏州援藏干部把“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的精气神和澎湃动力带到雪域高原,并以此激励着大家坚守援藏初心、开创援藏新路,不负组织重托。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