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第一条砂石公路、县化肥厂、县影剧院……档案里的老扬中,你见过吗?

2020年06月09日 21:20:23 | 来源:微扬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

  历史留痕于档案之上

  岁月凝固于档案之中

  档案从来不是神秘而遥远的

  档案传承的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故事

  档案记载的是每个人的生活点滴

  今天是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

  主题为

  “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

  这一天

  我们走进市档案馆

  在浩如烟渺的史料中

  寻找扬中人民迈向小康路上的点滴记忆

  经济发展篇

  档案见往来,奋斗促小康

  千余年前,小岛破水而出,四面环江,发展受限。不甘受困的扬中人奋勇拼搏,一路走来,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提高等阶段。

  上世纪70年代,扬中县属工业突飞猛进,带动了全县经济发展。

△扬中县化工厂

△扬中县化肥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上世纪80年代,扬中乡镇工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供销员”成为扬中企业的中坚力量。

△“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上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由此提炼而出。

△80年代的县化工仪表配件厂(左上)、80年代的县电机厂生产的变压器(右上)、80年代的县农机厂(左下)、80年代的油坊箱包厂及其产品(右下)

  进入90年代,扬中工业逐步向现代化迈进,华鹏集团等一批上规模的企业迅速崛起。

△90年代的华鹏集团

△90年代快速发展的镇江市电器设备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扬中迅速调整发展模式,抓创新、促转型,实现了从“扬中制造”到“扬中智造”的转变: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绿色能源、装备制造……

△风电制造

△新韩通船坞

  交通建设篇

  档案见往来,奋斗促小康

  扬中四面环江,交通受困、非舟莫渡,保持与岛外的有效联结至关重要。

△扬中栏杆桥渡口自1960年5月7日正式开渡,扬中交通的舟楫时代宣告结束。这是全省长江建渡最早渡口之一,是扬中当时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上图为上世纪80年代的栏杆桥汽渡。

△1994年10月6日,扬中长江大桥通车。扬中长江大桥的建成,结束了扬中与外界无桥相连的历史。

△2012年,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扬中大桥竣工通车,结束了扬中没有高速的历史。

  要致富先修路。扬中的路网建设经历了从沙石路、到沥青或者水泥路的过程。

△1957年第一条砂石公路三沙路建成通车拉开了扬中公路建设的序幕。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全县掀起了支线公路建设的高潮,用以与交通干线“三栏线、三八线”相连。

△1996年10月,市委八届二次全委会提出建设一条贯穿南北的扬中大道,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仅10天时间,近50万人次参战,100多万土方一气呵成。

△2002年,扬中大道全线通车。

△2014年,滨江大道工程顺利通车,进一步提高城区路网效率,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文化体育篇

  档案见往来,奋斗促小康

  历史不长的扬中,却是一块人文荟萃的热土。在扬中,文化体育从来不是空中楼阁。

△2004年,扬中举办首届江鲜美食文化节,此后成为每年一度的美食盛宴。2006年至2015年间,扬中相继获得全国首家“中国江鲜菜之乡” “中国河豚美食之乡” “中国河豚文化之乡”的殊荣,扬中河豚食俗列入省非遗保护名录。

△2018年6月25日,冠名“中国河豚岛 扬中号”的高铁专列正式运行。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扬中的传统民间艺术悄然兴起,深受群众喜爱,也带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1998年元宵晚会上,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欣赏扬中民间乐器制作大师常敦明的长笛演奏。

△上世纪90年代起,竹编大师耿月新的竹编作品在国内外展览屡获金奖。

  文化事业百花齐放,扬中的体育文化也不甘落后、欣欣向荣。

△2009年,扬中市一中被批准为“中国曲棍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基地”,并于同年开始承担首批国家女子少年曲棍球队集训任务。

△2016年起,以“二月二龙抬头”为节点,西来桥镇每年举办一次舞龙大赛,社会影响广泛。

  随着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影剧院、奥体中心、博物馆等文体场馆也日益得到群众青睐,公共设施覆盖城乡,极大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976年,扬中县影剧院开工建造。上图为2009年的扬中影剧院。

△1998年5月18日,油灯博物馆开馆。这是由私人投资兴建并提供藏品的一家民营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专门陈列油灯的博物馆。

△2015年,扬中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奥体中心全面建成、投入运营。

△2020年,扬中博物馆、陈履生美术馆、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相继开馆。

  生活水平篇

  档案见往来,奋斗促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工程等指标的提升,最终都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

△曾经,人们的追求是“吃得饱”。1957年为度过饥荒,人们耥螺狮充饥。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纷纷吃起了“忆苦饭”,旨在不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一路走来,扬中人从只想“吃得饱”转变为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

  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扬中人吃饭讲营养,在穿衣上也日益时尚起来。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扬中妇女自己捻麻织成布以做成“夏布衬衣”。

△上世纪80年代,扬中人的衣着颜色开始丰富起来。

△上世纪90年代,老利民市场的服装摊位品类多样、已成气候。

  从茅草房到别墅群,住宅变迁史也见证了扬中人的小康路。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大多数扬中人家住的是茅草屋。

△上世纪60年代,条件好的人家住上了垡头墙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扬中早期的楼房。

△进入新世纪,扬中人住的别墅楼越来越漂亮。

  从“苦脚力”到“小汽车”,扬中人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60年代,小推车在扬中随处可见,出行大多数还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开始普及,扬中人逐渐告别“交通基本靠走”的出行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驶入人们的视野,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

△上世纪90年代起,出租车、私家车逐渐崭露头角,小汽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车轮子”明显多了起来。

  档案见往来

  奋斗促小康

  扬中人民的脚步从未停歇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