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内徐州市发生十余起此类诈骗 多名家长被骗

2020年05月14日 10:23:06 | 来源:无线徐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现在不少学校班级都建有微信群、QQ群,初衷就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以便监督孩子学习。但是有骗子冒充班主任,以收取培训费等名义,通过发送收款二维码的方式行骗。这不,"神兽"归笼没多久,就有多名家长中了招。

  5月7日,邳州市开发区某小学的一名家长收到了一个昵称为"数学-刘老师"的QQ好友添加申请。这位自称"班主任"的人发来一则"通知",称为为加强学生英语水平学校将开设辅导班,费用1500元,培训结束后教育局补贴900元。报名即将截止,请她抓紧扫描二维码缴费。

  缴了1500元后,家长本以为给孩子成功报上了校内英语培训班,可没承想,这位"班主任"又提出来新的收费内容,说因为英语培训需要专用的 iPad,所以要再支付1800元的押金。家长考虑到这1800押金到时可以退款,就毫不犹豫地扫码付款。就这样,该名家长前后被骗3300元。

  徐州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刘国栋介绍,从今年4月初到现在,徐州发生了十余起此类诈骗案件,涉案金额总计3万元左右。其中最高的一起受骗金额为12000元,其余的每起受骗金额约为2000元左右。

  骗子是如何施骗的?为什么家长会纷纷打钱?为什么不法分子能频频得手?民警起底骗子的作案手法,主要分四步:

  1.广撒网、搜索QQ群

  通过广撒网式搜索"班级群""家长群"等关键词,利用部分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步骤、群管理员疏于管理等漏洞,进入多个家长群。

  2.换头像、伺机行动

  进群后,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

  3.利用时间差,发布诈骗信息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借机下手,利用时间差,冒充老师发布缴费信息。

  4.收款跑路

  收款后立即退群,等真老师上线后,骗子已经逃之夭夭。

  针对这类案件的特点,警方建议老师和家长们尽快做到三点:

  一要擦亮眼睛。请各班主任迅速核查班级QQ、微信群成员身份,对新加入的成员,要提醒群管理员及时甄别核实进群人员身份,杜绝陌生人随意入群现象,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

  二要谨慎付款。作为家长,如遇家长群中有发布收取费用信息等,要及时与老师进行电话沟通核实,切记不可在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上付款。

  三要及时报案。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