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园游乐场内有一片红色“铺地”——“着色有机覆盖物”是由园林绿化垃圾加工而来的,有美化环境、改良土壤、保湿的作用。 杭兴微摄
苏州是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今年年初,苏州市还率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群。随着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园林绿化垃圾数量也在增加。绿化垃圾如何处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大问题。
今年6月,《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近日,记者了解到,作为苏州市垃圾分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垃圾处置项目也提标升级,引进“秘密武器”,进一步推动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科学化和资源化。
着色有机覆盖物
两年后自然降解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苏州公园游乐场内,有一片红色“铺地”,踩上去软软的,这块“铺地”被称为“着色有机覆盖物”。这种有机覆盖物有美化、改善环境的功效,还能改良土壤状态,起到保湿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是由园林绿化垃圾“加工”而来,而“加工厂”就是苏州市绿化废弃物处理中心(临时)。
该临时处理中心位于虎丘湿地公园西北角飞马林场内,场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绿化垃圾年处理能力在1.5万吨。记者在该处理中心看到,中心场地宽阔平整,南北两处都堆着一些木屑,场地中间还有数十袋用蛇皮袋装好的废料,一台挖掘机正等待作业。该中心负责人、苏州公园管理处主任陆浩民从木屑堆里捡出几块大一点的废木料,对记者说,这就是“着色有机覆盖物”的原材料。而那些装好的废料也将进行发酵等处理,变废为宝。
陆浩民介绍,该临时处理中心从去年1月份开始扩建,增加了中型粉碎机、挖掘机等先进设备。“我们引进了美国威猛树枝粉碎机等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陆浩民说,绿废垃圾运至处理中心后,通常需要先分拣再粉碎,再堆肥处理,变废为宝,进行循环利用。有了先进的设备,绿废的利用率也更高,苏州公园使用的“着色有机覆盖物”,两年后可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更大规模处置终端
正在加快推进
记者从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了解到,苏州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园林绿化垃圾处置矛盾较为集中。针对这一情况,像苏州市绿化废弃物处理中心这样的市区园林绿化处置终端将分步建设、分步推动。
2016年,市绿化废弃物处理中心建成,主要处置园林绿化局下辖园林、景区所产生的园林绿化垃圾。该中心去年1月份提标扩容后,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和人员安全系数,处理能力从4吨/小时提升至15吨/小时,年处理量从6000吨提升至1.5万吨。苏州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产生的园林绿化垃圾都被列入处置范围,大大缓解了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垃圾分类处置压力。
今年,一个更大规模的市级园林绿化垃圾处置终端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选址苏州高新区通安镇颜家村市级建筑垃圾资源利用中心附近。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年处理量为3万吨,预计建设周期3年,项目建成后,将重点解决市区内园林绿化垃圾处置问题,并将单位、居住区、商业楼等产生的园林绿化垃圾都纳入处置范围。
构建园林绿化垃圾
处置工作分类体系
从去年12月至今,市绿化废弃物处理中心共处理园林绿化垃圾1850吨,与年前预估的月均处理千吨园林绿化垃圾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邵雷表示,这1850吨只包括了该局下辖园林景区和中心城区行道树等公共绿地的绿废。“受疫情影响,今年植物修剪量减少。此外,一些住宅区、单位绿地仍未包括进来。”
去年5月,市园林绿化局出台了《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办法明确了园林绿化垃圾的范围,包括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居住区配套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交通绿地、公共设施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绿地建设、养护、管理中产生的枯枝败叶、树枝枝干、草屑等。
邵雷表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市场运行”的原则,市园林绿化局指导各市、区园林绿化部门积极贯彻落实《苏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下一步将着力构建市域园林绿化垃圾处置工作分类体系;探索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公园、单位、居住区“绿化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建设。“把园林绿化垃圾处置与生活垃圾分类、社区绿化整治、老新村环境提升等民生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市民对园林绿化垃圾处置的知晓率、参与度,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