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欣红
(作者胡欣红,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衢州市历史名师;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4岁时的何宜德被爸爸要求在雪地里裸跑,他也被称为“裸跑弟”。
4岁驾驶帆船出海、5岁开飞机、6岁写自传、7岁徒步穿越罗布泊、9岁读完小学……12月2日,11岁的何宜德完成南京大学自考专科学业,正式成为一名大学专科毕业生,也是自考史上年龄最小的大专毕业生。何宜德的未来目标是“成为有名的企业家”。
这个在4岁时被爸爸何烈胜要求在雪地里裸跑的孩子被称为“裸跑弟”,因为严酷的教育方式,何烈胜被冠上了“鹰爸”的称号。公众在惊叹之余,更多的是质疑和心疼,认为“鹰式教育”违背教育规律,不仅拔苗助长,而且泯灭人性。
首先,“鹰爸”教育的合法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正因如此,“裸跑弟”虽然已成为大专毕业生,但年龄不够上初中,所以一直在六年级,每年换一回班。其次,“鹰爸”教育的理念有待商榷。何烈胜认为,“物理、数学、化学、生物,你是这辈子也用不上,”地理学习只需要搞明白“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点就行了,“你非要去学深奥的一些东西,我觉得也没必要,”英语也不需要,现在已经有了翻译器,直接能同声传译。
可是,人的素养是一个综合体,人的成长需要各种养料,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何烈胜这种以“有用”为宗旨的教育思维,令人不敢苟同。“人生有涯学无涯,用有涯的生命去博取无涯的知识,这是最可笑的一件事。” 究竟是谁可笑呢?
其实,到目前为止,“裸跑弟”的人生都是被爸爸设计的产物,他的所谓光辉成绩背后都离不开一个词:“被逼”。有网友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裸跑弟”他爸的人生。自己不会飞,下一个蛋,然后逼着蛋学飞翔,这是在“教育”孩子吗?
即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每回答一个问题,何宜德都要抬头看一眼爸爸。假若何烈胜不在场,他也会将手机留在办公桌上开着录音,记录儿子对他的点评。人生很长,总有一天,“裸跑弟”会离开“逼迫”他的力量,当他的天性有机会释放,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雄鹰还是麻雀。
我们要看到,“鹰式教育”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11岁通过自考专科毕业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据专家测试,“裸跑弟”的智商与同龄人相比并没有优势,而其在情绪控制、自律、专注方面都优于常人,已经“从小培养出一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但是,“鹰式教育”是否值得借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近,在某节目中,知名演员杨烁用严格的标准对待孩子,强迫孩子执行自己的命令,甚至时不时冷嘲热讽挖苦几句。对此有网友表示,杨烁是“把粗暴当严厉,把奴隶孩子当成男子汉教育”。可见,不管是身为公众人物的明星爸妈,还是普通的爸妈,教育焦虑是个通病,难以避免。
怎样教育孩子,很难有标准答案。有人倡导“爱的教育”,可现实中“鹰爸虎妈教育”同样有一定的市场,并且常常有一些“成功”案例。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哪种才是最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审时度势、因人因事而异,千万不可以盲目跟风,也不要让孩子成为困于牢笼的小白鼠。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