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葛凤瑾,我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次子,我将从父亲手中接过传递历史记忆的接力棒。”“我叫马雯倩,我的祖奶奶马秀英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作为幸存者后代,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把这段历史记忆传承下去。”……12月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记忆传承行动发布会。
南京大屠杀给幸存者们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形成了难以忘却的记忆,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中最为直接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人渐渐离我们远去,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仅剩80人。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这几年来,许多幸存者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已经接过了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责任,他们经常主动参加纪念馆开展的各种纪念活动,有的还应邀前往日本,为南京大屠杀作证。
今年4月,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传承记忆行动启动。纪念馆先后组织邀请204人次幸存者及后代来馆参加各类活动31场次,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传递和平理念。
92岁的幸存者葛道荣和两个儿子一起来到活动现场。1937年,葛道荣的叔叔葛之爕、舅舅潘兆祥、表舅王均生被日军残忍杀害,葛道荣的右腿在金陵大学难民营内被闯入的日军用刺刀戳伤。葛道荣说:“我把这段惨痛的经历一遍遍告诉子孙,也一次次通过各种活动讲给大家听。我很欣慰,我的后代和很多年轻人参与到了这段历史记忆的传承中。希望大家都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葛道荣的次子葛凤瑾表示,要延续父亲走过的路,做一名和平使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面向未来。
南师大教授、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会长张连红说,幸存者后代在传承南京大屠杀记忆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取代,这种家族内部的代际传递意义更为深远也更有力量,传承这段创伤记忆,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积攒和平力量,阻止暴行发生。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