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太羡慕了,就想来取取经,问问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开始装电梯了?”
上午10点,和观前主街一巷之隔的粤海广场小区2号楼1单元门口十分热闹。
作为苏州市区范围内首个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11月初动工以来,这里的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围观者”也众多。
家在7楼,刚从外面回来的陈关根习惯性地探头,看了看遮挡起来的施工处,念叨着:“快了快了,等地基打好后面就快了。”
就在老陈探头时,身穿蓝色衣服的老林来到他身边。当得知老陈就是这栋楼的居民,老林一下子激动起来,询问起加装电梯的各种细节问题。
老林告诉记者,自己住在相门附近某小区的6楼,随着年龄慢慢增长,爬楼梯越来越艰难了。
和楼里其他业主沟通后,大家都想加装电梯,但对于流程、费用等一系列问题不太清楚。看到媒体报道粤海广场后,特意来施工现场看看。
临走时,他发出了感叹:“我们回去就要召集业主开个会,好好商量下怎么做。”
最近,粤海广场无疑是很多老旧小区的羡慕甚至“嫉妒”对象,外界看到的,是在8月《市政府关于苏州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实施意见》出来后,粤海广场仅仅花了3个月,就走完了包括内部协商、可行性论证、方案公示、办理手续、签订合同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真正进入了电梯施工阶段。
但外界看不到的,却是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观前社区整整3年的奔波……
“这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时间拨回到2016年7月。当时,粤海广场刚刚完成业委会换届选举,沈水林成为新任业委会主任。
没成为“沈主任”之前,沈水林是“沈热心”、“沈正义”,伤害到业主权益的事,他总是站出来替大家出头。成为沈主任后,“电梯”成了业主不断在沈水林面前提起的事。
粤海广场竣工于1997年,其中有3栋居民楼没有安装电梯,都是总高7层的楼房。1楼、2楼用作商业,3楼到7楼用作住宅。
和古城区很多老旧小区一样,粤海广场老年住户偏多,他们腿脚不便,即便家楼下就是菜市场,旁边就是热闹的观前街,但却过着“上了楼就尽量不下楼”的“悬空”生活。
还有更可怕的事。
住在7楼的老陈曾经颈椎炎发作,需要紧急送医,但是家里只有老伴,无法下楼,后来靠物业出动5个保安才把他抬下来。
“装电梯就是我们所有业主想做成的大事!”
沈水林为此咨询了社区和街道,也跑了很多部门,但彼时“加装电梯”是一块全苏州都未曾涉及的空白领域,在没有政策支撑的情况下,各部门有心无力,没法给出准确答复。
业主们不想等了。
2018年初,粤海广场10栋的居民自发找到了园区一家电梯公司,迅速签订了合同,准备以38万的价格购置一部电梯。沈水林得知后,觉得似乎有些不妥。
“政策没有出来,这样会不会是违法安装啊?后面如果被当做违章建筑拆掉,业主们的损失谁来承担?”
(粤海广场施工中的电梯)
在为加装电梯奔波的这段时间里,沈水林不仅掌握了很多电梯的技术知识,更明白电梯要装,就要装得“稳妥”。
他打听到,2016年姑苏区水景丽舍小区9幢居民自发安装了电梯,但是因为“未批先建”,在2018年4月被执法部门贴上了封条,花了几十万安装的电梯成了摆设。
沈水林和业主沟通,分析了其中的弊端,大家慎重考虑后,决定还是再等等。
就在粤海广场的业主们为电梯四处奔走时,关于电梯的话题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
2018年1月,苏州市人大代表刘众提交了《关于对苏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建议》,建议苏州要加快制定专门的试行办法,简化审批程序,并对于增设电梯所需的资金,提出了具体的参考举措,苏州市住建局很快给予回复。
随后,加装电梯似乎也坐上了“电梯”,驶入“快车道”。
2018年10月29日,经过多次专题调研后,苏州市住建局形成了《苏州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时间来到了2019年,市住建部门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意见,对《实施意见》进行了修改,并在5月27日组织12名群众居民代表、4名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代表召开听证会。
会上,沈水林作为居民代表发言,表达老旧小区业主渴望加装电梯的心声。
也正是在这次听证会上,沈水林第一次见到了作为专家参与的李良伟,李良伟是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建研院”)科研项目部副主任,此前参与了无锡、合肥、上海等地多部加装电梯的设计工作,一直在关注苏州加装电梯的进展。
“这是政府的惠民工程,我们作为专业的建筑企业,希望能承担这方面的社会责任。”
(粤海广场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前往建研院座谈)
会后,李良伟和沈水林进行了深入沟通,在经过居民同意后,建研院调取了粤海广场的建筑图纸,研究加装电梯的可行性。
这一次,加装电梯终于要从居民们的想法,落到了实际的设计图纸上。
2019年8月5日,值得纪念的一天来了。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市政府关于苏州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实施意见》,粤海广场的居民不仅等来了政策支持,还等来了资金补贴。
沈水林说:“有了政府补贴,居民要出的钱一下子少了20万,大家都觉得这个等待太值得了!”
就在《实施意见》发布的第二天,李良伟带着早就准备好的电梯设计图纸来到粤海广场,和居民们讨论最后的细节,确定了电梯的材质和厂商。
随后,递交方案、多部门联合审查方案、现场管线踏勘后,11月8日,挖掘机开到了粤海广场,正式开始大规模的破土动工。
为了表达喜悦之情,居民们拉起横幅,自发举行了开工仪式。
粤海广场居民们的心结解了,苏州其他的老旧小区呢?
前来“取经”的老林告诉记者,目前在单元楼内部,所有业主都达成了一致共识,应该装电梯。“我们小区1楼是车库不住人,2楼的业主则表示,如果能给楼上带来便利,绝对会同意。
但老林也预见,支持装电梯属于定性,但具体到定量阶段,装多大的、怎么装、每家摊多少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难点一
不同楼层想法不同,业主意见难统一
看苏州记者走访了苏州多个老旧小区,对于加装电梯,高层住户态度积极,低层住户却往往意见较大。
很多一楼住户告诉记者,加装电梯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还会影响采光和通风。
而且,目前老旧小区里没有电梯的楼房,一般低层价格高,高层价格低。有了电梯以后,情况可能彻底颠倒。
而在高层住户身上,也存在“想有电梯但没钱”的矛盾。“老新村里住着的人很多经济条件算不上好,你一下子让他出几万块钱,承担不起啊。”
针对这一点,粤海广场的办法倒是可以借鉴:一个单元楼内按照“高层多出、低层少出”的原则分摊费用。假设一共有20家,如果3楼一家不装,就把3楼的钱分摊到其他19户人家身上。但以后3楼要装的话,就必须得到本单元其他业主的同意。
难点二
房子条件千差万别,一梯需要一议
粤海广场进行管线踏勘的那一天,沈水林神经紧绷,在现场仔细听着。管线单位一句“这个迁移会有些复杂”都会让他无比担忧。
“走到这一步了,要是因为管线问题最终没法装电梯,那业主们真的心理上无法接受了。”
好在各个管线单位积极配合,在开工10天的时间内基本完成迁移。李良伟告诉记者,粤海广场是管线问题多,其他小区可能又会有新的难处。在申请加装电梯之前,建议先对房屋的情况进行鉴定。
“电梯需要用电,老小区的电力容量可能会相对缺乏,需要扩容。”
李良伟表示,建研院方面目前暂时不会大规模地开展加装电梯的工作。“在粤海广场的电梯完成验收投入使用后,我们作为设计施工方会好好总结经验,再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难点三
缺乏热心人牵头,具体流程谁来跑?
粤海广场能成为苏州市区首个加装电梯的小区,除了业委会带领着业主积极推进,物业公司、社区、街道方面也一直在居民和施工方面进行协调。
粤海广场所属的观前社区社工盛一平告诉看苏州记者,在《实施意见》出来后,社区第一时间贴出告示,并积极和每一位业主沟通,召集业主开协调会。部分业主不同意,社区就积极去做工作。
“理论上是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即可加装,但作为社区则希望最好是百分之百同意,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邻里矛盾。”
在协调过程中,观前社区把相关会议的材料、工程进展都做好文字记录,进行备份存档,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
但试想换一个老旧小区,各方能否协调好?业主在面对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时,能否齐心协力去克服?
难点四:
电梯装好了,后续养护谁来管?
粤海广场所属的物业公司经理张浩告诉看苏州记者,作为第一个安装电梯的小区,电梯厂家决定负责到底,终生维保,这将大大减轻物业的压力。
“之后我们做好日常的卫生打扫工作并代收电费就可以了。”
但后续,随着加装电梯的小区增多,维护保养、日常运行费用将成为新问题。
“目前大部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费用偏低,勉强保持日常维保费用。这个电梯的运营成本谁来消化?”
至于一些连物业都没有的老旧小区,则将陷入更大的困境。
在离苏州不远的南京市,2016年11月,《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正式实施,截至今年3月的数据显示,全市累计已有633部电梯完工,办理施工许可的达1078部,签订书面协议2163部。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南京老旧小区集中的玄武区,7个街道均配备了增梯专办员,为业主申请增梯所需要的专业性强又相当复杂的审批手续,提供代办和一条龙服务。
政策方面,除了政府补贴,南京市民还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使用住宅维修资金用于加装电梯。
同时,区、街道也多方筹集资金,在老旧小区整治时统筹考虑加装电梯可能需要的管网线路迁移事项,预先作出工程处理,大大降低群众加装电梯的支出和额外费用。
此外,南京还试点了租赁电梯模式——居民按年缴纳租金,租满15年即可获得电梯产权。
苏州一位老旧小区的社工告诉看苏州记者,自己一直在关注外地加装电梯的进展,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经验。
“作为社区,会尽力去帮助居民实现装电梯的心愿。我也建议,现在政府层面已经出台政策推动进程,不妨在具体实施层面做的再细化一下,落到实处。”
就在近期,苏州市住建局发布了增设电梯的设计、工程建设、监理、电梯公司等4大类共67家第一批推荐企业名单,为居民选择代办企业提供了方向。
针对这份名单,李良伟给出个人建议,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最好采用总包的模式去推进,即以一个主体单位,去承担手续办理、设计、施工、监理、电梯设备安装的全流程。
“如果每个环节交给不同的公司去负责,后续可能会出现推诿的情况。”
记者手记
在距离粤海广场4公里之外的内马路9-7小区采访时,记者偶遇了90岁的张奶奶,她正使用四角拐杖椅,以极慢的速度上楼。
张奶奶家住4楼,一层楼10多个台阶,张奶奶需要先将拐杖椅挪到上一个台阶,然后扶着椅子,让自己上一个台阶。
就这样上2个台阶停30秒,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安静的楼道里传来的是拐杖椅和台阶碰撞的声音,以及张奶奶不时的大喘气。
记者提出帮忙,但被张奶奶婉拒。“谢谢你了,我自己来。”
望着奶奶佝偻的背影,此时此刻,多希望能出现一部电梯,让她回家的路不要这么辛苦……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