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版面截图。
1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从山水田园到“诗和远方”》,以南京、扬州和徐州为例,聚焦江苏发展乡村旅游、改善生态富民增收,其中介绍了我市沿湖村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寻求特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报道分别以“变‘山水资源’为‘美丽经济’、变‘卖鱼虾’为‘卖体验’、变‘种粮食’为‘种风景’”三个章节讲述了南京江宁区“苏家文创小镇”、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和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三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改善生态富民增收。
在介绍沿湖村的章节中写道:
今年36岁的马明斌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曾经的“渔花子村”,如今竟然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休闲地”。
马明斌的老家,在扬州市邵伯湖西岸的沿湖村,是当地唯一纯渔民居住的行政村,部分村民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渔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长期以来,村民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徘徊。
近年来,沿湖村通过改善湖泊生态、保护自然湿地、完善基础设施,抢抓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机遇,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从“卖鱼虾”到“卖体验”的转变。2014年,沿湖村进一步依托渔业特色资源,鼓励渔民发展渔家乐、水上船家、民宿客栈,吸引游客“深休闲、微度假”。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马明斌。
他开起“小马哥”渔家乐,主打邵伯湖渔文化特色。游客向往的,不仅有湖里鲜美的鱼虾,还有周围的生态湿地美景,更有前来越冬的天鹅。“小马哥”生意日益兴旺。
如今,村里300多户常住居民中,30多户陆续做起了渔家乐,渔民年均收入翻了几番,从几年前的5000多元增长到3万多元。
“做足水文章,深挖渔文化,借力互联网,发展乡村游,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寻求特色发展。”沿湖村党总支书记刘德宝说,村里还设立渔家学堂,组织渔民传承渔家面食等非遗文化;组建俏渔娘宣传队,创作编演“鱼灯舞”“水上迎亲”等舞蹈节目;建成200平方米的渔家乡村书房,成为渔民充电的平台载体和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
最令马明斌自豪的是,借助乡村旅游,沿湖村实现了强村富民。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一排排二层楼房漂亮整洁,昔日贫瘠的小渔村变身“国家级最美渔村”“乡村振兴旅游富民先进村”及“全国生态文化村”。该村去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带动村民就业1120人,实现旅游收入2500多万元。
“没想到我的故事上了《人民日报》,这都归功于政策好,机遇好,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点子好啊!”马明斌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他的故事只是沿湖村渔民转型成功的一个缩影。在转型之前,他打过临时工,卖过鱼虾、螃蟹,日子别提多苦。自2014年以来,他响应政策,首先开起了“小马哥”渔家乐,打造了特色民宿客栈,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至,如今生意一天比一天的火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日报》给予我们关注,更加坚定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决心。”刘德宝表示,沿湖村会继续做足水文章,深挖渔文化,借力互联网,发展乡村游,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借助乡村旅游,实现强村富民,让渔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