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庄凌(右三)与学校团队成员在英国卡迪夫向合作公司展示营销项目方案。
2017年1月,金岚(左二)与研究生同学在苏格兰举办报告会。
今年7月发布的《海归人才就业报告》显示,海外留学生呈现出“大出大进”的趋势。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51.9万,从改革开放至2018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65.1万,逾八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如今,留学生回国发展成了大趋势,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等对留学生人才需求旺盛。而对留学生而言,去哪里就业,却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选择之前?明确定位
当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企业都会拓展海外业务,一些海归人才在回国就业之初,受益于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对开阔的视野,更倾向进入行业内带有国际元素的优质企业。
今年刚回国的庄凌毕业于英国卡迪夫大学,专业是战略营销。正在找工作的他,在心底早已拥有了一份相对成熟的职业规划。“我会先在国企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跳槽到民营企业。”他说。在国外留学时,他就一直在关注国内的行业动态,特别是自己想要从事的领域。在他看来,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非常成熟,拥有系统的新人培养体系和方法,对于刚毕业的留学生来说,是融入国内工作环境的最佳途径之一。
王钰曾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习会计专业,2010年归国后,在北京从事了7年财务工作后转行进入青少年英语教育行业。王钰认为,一家公司的规模和发展前景是影响她就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和公司氛围则不是她特别关注的方面。“先看这家公司的实力如何”,她说,“要弄明白你选择的公司能否为你提供长远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找准自己就业的定位。”
或“大”或“小”?各有优势
民营企业种类繁多、规模差别大,一些企业虽小,却更利于年轻人崭露头角;国有企业工作稳定,但有的创新实力不强,年轻人职业成长也相对缓慢。大公司和成长中的小公司各有利弊,面对各方优势,归来的留学生们有着自己的盘算。
“我觉得国企的企业氛围更包容,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会给予更多试错机会。”庄凌说。谈及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庄凌表示,在平台较大的国企工作,对于自身能力与资源的积累都是很好的机会,也是理想的职业生涯起点。
金岚曾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金融学专业,目前就职于中信证券。她与王钰看法相似,“公司在行业内的水平是否顶尖、是否能为人才提供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这些是我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她说。
“一些大平台的公司在领域内已深耕多年,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动态。”在她看来,对于刚毕业的海归来说,大公司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去学习和了解业务知识与技能,在面对客户时,底气更足、也更从容。
掌握信息?更好择业
一些海归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对于国内的就业信息、海归政策和行业状况了解不够,这也给他们择业带来了一些问题。
对此王钰深有体会。“拿会计专业来说,留学生竞争力不一定比国内毕业生高。我在国外学的知识不能完全照搬到国内,所以留学的优势并不明显。不同国家的税法、相关的公司法都不一样,会计职业标准、技能要求也不一样。回国之后,有些内容还需要重新学习。”王钰说。
另一方面,海归数量越来越多、国内毕业生竞争力强劲,也在客观上增加了留学生回国求职的压力。“国内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外语水平也有了显著增强,外语能力给海归的‘加分’已不再明显。”
由于国内外学校毕业时间各异,一些留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到国内求职的相关信息。“时间问题是我找工作时遇到的最大困扰。我毕业回国时基本错过了当年国内的校招、秋招,只能参加第二年的春招。”金岚说。她建议,留学生回国求职时一定要在时间和求职信息上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拓宽信息了解渠道,以免错过心仪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