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暑假已接近尾声,对一年级新生家长来说,免不了要为"幼小衔接"头疼一番。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小朋友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家长又要做哪些相应调整?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方兴分校教师 韩芳
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教师 金宏敏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秦淮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能力准备比知识准备更重要】
说起幼小衔接,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给孩子报辅导班,用"抢跑"的方式,做一些知识上的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短期内可能会比没有“抢跑”的同龄人有一些学习上的优势,但如果没有持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作保障,这些领先优势很难持久,甚至还会"坏事",具体来说有三点:
●若孩子起点差异较大,对学校正常教学是一种干扰。
●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知识摄入,比如错误的握笔姿势,就是“抢跑”最常见的副产品,需要一年级老师耗费大量精力去纠正。
●过多超前知识的灌输,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这是最糟糕的。
相比知识准备,老师建议家长要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准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
●交往能力
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朋友,从而更快融入新的集体,感受到上学的乐趣。
●表达能力
孩子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需要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让老师、爸爸妈妈更真实地了解孩子的状态。
●生活自理能力
吃喝拉撒自理是基本,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收拾,还要学会自己打扫卫生。建议家长每天安排孩子把玩具、书桌整理干净,帮助家长承担一定的家务,例如扫地、擦桌面,这些都是在校值日生必备技能。
●专注能力和倾听能力
幼儿园是以游戏和活动为载体展开教学,而小学切换到课堂教学,需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思考,孩子至少得能维持15分钟的专注时间。建议家长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来训练,比如和孩子约好15分钟内专注共读,期间如有外界干扰,要让孩子学会拒绝,长此以往就能形成一定的习惯,变成能力。
【要开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进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老师建议,一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但孩子放学后不能完全放松,而是要逐渐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这同时也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早期,家长可以适当陪伴,让孩子当小老师,展示自己一天学习所得,孩子会非常有兴趣和成就感;后期,就可以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学习。
【少提"别人家的孩子" 正向引导孩子进步】
孩子进入小学后,有了成绩等级,家长往往会有比较之心,甚至在言语上夸赞"别人家的孩子",而贬低自己的孩子,比如,“你怎么总是不如某某”。
老师认为,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家长应当多采取正向激励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比如,用分级设置目标的方式,今天认识一个汉字,明天认识两个汉字,让孩子感到,只要努力就能取得进步、达到新目标,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老师寄语家长,学习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长跑,进入一年级只是长跑中的一小步,家长要放平心态,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与其处处抢跑,不如静待花开。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今晚9点35分《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史斌燕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