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抒情动人!江阴这名法官写的判决书火了

2019年08月09日 07:01:32 |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黄香温席,卧冰求鲤,无数至孝至顺的故事被传唱……”一段段文字引经据典、抒情动人,既合理合情又让人泪目。乍一看让人以为是出自哪本文学著作里的文字。其实,这些文字出自江阴市人民法院高勇法官写的一份判决书。

  老太起诉儿女不赡养

  事情的起因是江阴法院日前审结的一起赡养纠纷案。梅老太与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子女均成人立户。2017年4月,丈夫不幸辞世。梅老太已有78岁高龄,年纪老迈,在生活方面有诸多不便,目前由小儿子及女儿轮流照顾,但大儿子却不履行赡养义务。她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三名子女轮流赡养她,每年支付其27726元赡养费。

  庭审中,梅老太的大儿子称,从1998年后他就没有工作了,现在每个月两千多的退休工资。由于他心脏不好,2018年两次休克花去了十七八万元,他可以养母亲,母亲到他家吃饭,他吃什么母亲就吃什么,但是赡养费他负担不起了。梅老太的小儿子及女儿则称,母亲的赡养费应由三子女分摊,对赡养费标准没有异议,但要一年一付。法院审理后认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判决书真情切意动人心

  高勇是这起案件的主审法官,他思索再三,在判决书中写道: 首先,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黄香温席,卧冰求鲤,无数至孝至顺的故事被传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无数赞美孝道的诗句被吟诵,孝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其生命力不仅仅在于作为民族的文化精髓在故事与诗句中宣传引导,更在于作为道德准则由每一位人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践行。三名被告作为梅老太的子女,理应将这一美德落实于对其母梅老太所尽的赡养义务中,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奉养,在情感上予以关心尊重。

  其次,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为子之付出,母爱子之深切于世间所有情感中最为无私伟大。九月怀胎后忍受分娩之痛,襁褓母乳到拉扯抚养成人,法院无意于就母爱之深多言赘述,但希望三名被告能回首过往,重拾记忆,母亲佝偻的脊梁承载了抚养家庭的多少重担,苍老的双手牵过他们走过多少里路程。如今三名被告均已成人立户,也有了自己的儿女,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母亲对自己的心意无异于自己对儿女的心意,将心比心,三人更应能切身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更应对一生操劳奔波,如今风烛残年的母亲常怀感恩之心。

  再次,修身立德,言传身教,为母尽孝亦可为子女树立道德标杆。人皆有一老,已为人父母的三名被告亦有年老体衰一日,也有需要子女之时,三人应深知此点,将感恩尽孝之心融于对母亲的关怀照料中,为各自子女树立良好榜样,传承良好家风。

  最后,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如今梅老太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其有权要求子女承担赡养义务,三名被告更应在母亲尚在之时赡养尽孝,而不是空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与悲哀。

  法理和情理紧密结合

  高勇介绍,对梅老太的诉讼请求,法院考虑到梅老太的年龄、收入、身体状况及本地常驻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情况,依法予以支持。据此,判决三名被告每月各支付梅老太赡养费770.17元,于每月底前支付至梅老太去世时止。

  一份判决书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句句符合情理法理,这让原本一直态度强硬的大儿子一家也态度软了下来。案件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赡养纠纷涉及到感情因素,我希望判决书不仅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还要得到道德方面的教育,让法理和情理紧密结合,让判决更有说服力。”记者了解到,今年32岁的高勇是南京大学法律硕士,现为江阴市人民法院员额法官。高勇参加工作以来,因工作实绩突出多次受到嘉奖和表彰,先后获嘉奖四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连续两年办案数位列江阴法院第一名,2018年更是审结案件1234件,刷新江阴法院法官办案数记录。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编辑:陈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