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红色家书|不要辜负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称号——邓颖超致侄子周尔均

2019年07月03日 15:21:5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系列音频《初心之红色家书》,精选革命前辈和先烈写给家人的30封亲笔书信,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当家播音员、主持人为您倾情朗读,生动解说家书背后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到那个红色的年代,一同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本期家书背景介绍:
  周尔均于1953年12月3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天用航空信报告了七伯七妈,即周恩来夫妇。由于周恩来忙于国事,邓颖超在1954年1月24日抱病回了这封家书。先称“同志”再称“侄”,可见邓颖超把革命情谊看得比血缘亲情还重,信中提到的“党员的八条标准”与今天《党章》中对党员八项义务的规定一脉相承。

  写信人:邓颖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收信人:周恩来侄子周尔均

  时   间:1954年1月24日 

尔均同志侄:

  尔鎏同志侄同此不另。

  航快信已收到,知道你已加入共产党,至为兴奋! 今后,你必须加强党性的锻炼,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不断地为着党员的八条标准而奋斗,不要辜负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称号,争取如期地转为正式的党员。你必须注意密切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向群众学习,从而你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你自知应不骄不馁,但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加以不断的实践为要。

  兹就你的同宇伯父(七伯之弟)因公赴渝之便,特函介绍他来看你,我们的情况可由他告诉你。你的情况亦望告他转我们。我的病已较前大好了,每日已能工作二三小时,你可勿念。

  匆草。即祝进步,健康!

邓颖超

  一九五四 • 一 • 二十四

  这是邓颖超在1954年1月24日写给周恩来侄子周尔均的一封信。邓颖超写给周尔均的信共有四封,前三份都称呼其为“尔均侄”,只有在这封信中称其为“尔均同志侄”。先称“同志”再称“侄”,可见邓颖超对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的强调。她是把革命情谊看得比血缘亲情还重啊!

  信中提到的周尔鎏,是周尔均的哥哥,也是一位共产党员。 

邓颖超亲笔信

  周尔均1953年12月3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当时,他在西南军区后勤部工作。在入党宣誓后,周尔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当天用航空信把这个喜讯报告了七伯七妈,即周恩来夫妇。

  邓颖超接获这一消息后十分喜悦,信中“至为兴奋”四个字可以为证。对侄儿入党后的奋斗方向,邓颖超在信中提出了“三个必须”,这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对新党员的殷切期望,也体现着她对晚辈的严格要求。她勉励周尔均要加强党性锻炼,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而信中提到“党员的八条标准”,指的是1951年刘少奇归纳提出的“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经过整理和修改,被写进当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成为党执掌全国政权后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这里的党员八条标准与今天《党章》中对党员八项义务的规定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八条标准还是八项义务,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着实不易,因此邓颖超提醒周尔均“从思想上、行动上加以不断的实践为要”。

1962年,周尔均夫妇与周恩来、邓颖超合影

  信中提到的“同宇伯父”是指周恩寿,也就是周恩来的弟弟。而“七伯”是周尔均对周恩来的称谓。周尔均后来曾回忆说:“信是七妈亲笔写的,但信的内容代表了七伯的意见。”由于周恩来忙于国事,当时许多家书都是由邓颖超来书写的。而邓颖超的身体一直不好,这封信也是她抱病写成的。

  信写好后,周恩来夫妇还特意当面嘱托周恩寿在见到周尔均时,一定要代他们祝贺尔均入党。周尔均听了自然是万分激动。

  这封信给了周尔均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成为他日后践行入党誓言的座右铭。

  (系列音频《初心》之“红色家书”,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制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