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精神病人,是这个社会里的边缘人群,那么精神科医生,在医疗体系中,也绝对是对等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职业生涯与同行相比,枯燥而充满风险,也备受偏见。甚至有人说,精神科医生的左边是天才,右边是疯子,夹在中间的他们,常常被迫尝尽人生百味。春节期间,就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放在这群人身——精神科医生的春节,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这里,是徐州的一家知名精神病专科医院。大年三十晚上,整个医院都静悄悄的,因为部分病情稍好的患者,已被家人接回家团圆。而37岁的精神科医生王佳佳,正巧赶上值夜班。这已是他近几年来,连续第三个除夕夜班。
不同于普通医院,精神病医院的夜班,由于涉及自弃、冲动等发病症状,更加充满未知与刺激。正聊着,王佳佳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来电的是一名精神科护士。王佳佳说,她们病区里一名二十多岁的病患,今晚突然因想家而情绪不稳定,让他去看看情况。
王佳佳赶到现场后发现,这名男子情绪异常激动,嘴里大声念叨着“要回家”。好在经过十多分钟的劝慰,以及和患者家属的多次电话沟通,终于,这名患者的情绪趋于平稳。而容不得片刻停留,王佳佳又步履不停地赶往病房--协助护士一道、给病人们逐一发药。
给精神病人发药绝对是个斗智斗勇的活儿,因为有的病人可能会趁医生不注意,把领到的药片藏在口腔某处,等医护人员走了再偷偷丢掉。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医生必须仔仔细细地把他们口腔检查个遍。
正在接受王佳佳检查的这名中年女子名叫王华,50岁,已入院31年。说起她,很多年长的医生记得,王华19岁初入院时,拉小提琴、唱歌跳舞是样样精通,绝对是个多才多艺的美人儿。不过,多年前,她因受到惊吓,得了精神分裂症。如今,王华总感觉有人要害她,一度非常痛苦。
不过令人动容的是,入院多年,王华足足记录了三四本厚厚的日记,里面有的是对自己的鼓励,有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词汇。
在万家灯火的除夕夜,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空荡荡的病房走廊里,突然多了一个年轻的孤独身影。18岁的小红,老家在河南,几个月前因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被家人送至东方医院接受治疗。异乡的春节就算过节氛围再浓厚,也还是会孤独感倍增。忍受不了想家失眠的苦痛,小红找到值夜班的王佳佳诉苦。
安抚小红入睡后,疲惫的王佳佳踏上回办公室的道路。夜色渐深,一日将尽,可王佳佳却不能同样安然睡去,他的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一有突发,必须第一时间赶去处理。王佳佳说,“如果能用我们这种不团圆的时刻,换来更多病人的康复,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
上了一宿的夜班,来不及补觉,王佳佳又立即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去——包饺子。原来,过年了,他和家人准备给病人包点饺子带过去,让他们感受下过年的气氛。而和他一起忙活着包饺子的,是他的爱人温萌,她也是东方医院的一名医护工作者。同在医疗系统的她,对于丈夫的忙碌,似乎少了几分抱怨,多了几分理解与支持。
一个多小时后,几十个饺子就制作完成了。夫妻俩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进塑料盒内,奔赴至下一个重要场合……
原来今天,是医院为患者们举办的新春联欢会。和王佳佳夫妇对话的这个女孩名叫Anna,29岁,她是整场心理二科春节联欢会的主持人,也是一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王佳佳妻子温萌介绍,Anna的犯病表现为躁狂状态,平时如果躁狂发作时,会容易情绪激动、兴奋话多。而由于情绪极度不稳定,忽高忽低,一周前,身为小学英文老师的Anna,甚至来不及和家中2岁的女儿告别,就被送进病房接受治疗。而入院的一周内,精力充沛的Anna,一犯病就开始作画。
Anna说,之所以喜欢画画,是因为在她眼里,生活就像这些画一样多姿多彩。过年了,她特地托老公从院外买来金色指甲油,给自己涂上,希望来年的生活像这靓丽的颜色一样,熠熠生辉。
而为了给那些和Anna一样、不能回家的精神疾病患者,送去更多欢乐,王佳佳也准备了一个拿手曲目——吉他弹唱自己的原创曲目《听 你的声音》。
陪伴,找寻崭新的自我,重来,点亮心中的花火。这歌词充满鼓励与安慰,一如王佳佳和妻子温萌、以及更多精神病院医护人员从业多年以来,所做的点点滴滴。他们甚至互相开玩笑说,自己身上有几道疤痕,就是工作了几年的象征。
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多年,自然有过数不清的委屈,心酸与不解,但更多的是坚定,专业与理解。因为王佳佳夫妇说,不管辱骂还是攻击他人,这些都并非精神病患自愿而为之,发病时,他们很可能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才去侵犯他人。其实,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们也有获得尊严和爱的权利。
而他们的梦想,“就希望这个世界上,有心理问题的人能够少一些,再少一些。”
目前 全世界共有约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
截至2014年底 中国登记在册的精神障碍患者为429.7万例
调查显示 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
而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有27733人 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
总计只有3万多人
因此日后 请对精神疾病患者
少一分误解和歧视
多一分尊重和关爱
对精神科医生
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