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民生方面的变化,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这个时代,从泥泞小径走上富裕之路;我们用光影记录这个时代,从黑白灰到色彩斑斓。8月起,江苏新闻广播推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幸会,四十年》,沧海桑田感受生活巨变,平凡故事见证伟大时代!
如今,每个爱美的女孩都在追逐时尚,但在那个很多人还对时尚懵懵懂懂的年代,有一朵“小红花”就已经开始引领时尚。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施薇,成长在南京一个痴迷拍照的家庭,四十年来,留下了无数影像。
翻开施家的照相簿,就是一本南京女孩的时尚史。
施薇的时尚之路始于1973年,当时9岁的小施薇被选进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能进入小红花都是当时孩子羡慕得不得了的,小红花们穿的衣服也是最漂亮的。”被东方照相馆的摄影师选中作为模特令施薇兴奋不已,拍出的照片还放大挂在照相馆的橱窗里。
“当时演出服可不是一般的小朋友都能穿得上的,就是因为很时尚。它是机器织的两色的毛衣,那种梳着长辫子,扎两朵蝴蝶结,然后戴个红领巾。因为在以前都是自己手打的毛衣,不可能有机织的。”
1980年,美国姑妈送了一块南京地产品牌的礼物——钟山牌手表给施薇。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物质条件有限,穿戴品牌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施薇特地来到新街口大江照相馆,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1981年,第一波日韩潮流袭来。翻找到那张留着山口百惠头,定格笑颜的照片,施薇熟悉地哼唱起当时最热播的日剧《血疑》的主题曲。80年代的高领毛衣、马夹,90年代的皮衣、牛仔裤成为各个时代流行的关键词。不过这位时髦的女主角影响力最大的一次造型要数1982年的裘皮大衣加靴子照。
“黑色的裘皮帽,再加上黑色的裘皮衣,再加上黑色的皮靴,全部是黑的又是在黄昏时候,所以我就设计了弄个红纱巾挽到我的这个胳膊上面,就给它突出这个亮点,所以彩照照出来是相当美的。”
施薇到现在都记得,为了这套造型,父母不惜花掉两个人近一个月的工资,“回头率百分百”。80年代末,施薇的父亲把这张照片寄给台湾友人,这张照片在那位台湾友人的交际圈中着实引起了不小轰动,他在随后的回信中这样说,“他们都说因为改革开放了,大陆才会有这么时髦的女孩子。”
“我父亲就寄了我这一张叫做‘冬日黄昏街景照’,丁伯伯在回信的时候,他说他把这张照片就给他的邻居、台湾老兵都看了,他们都不相信是大陆女孩,这么时尚,这么漂亮。”
改革开放四十年,施薇的照片从黑白变为彩色,而当年扎蝴蝶结的小女孩,也走过长发飘飘的年代,如今是依旧能想出各种姿势留住美丽的阿姨。照片里留下的不仅仅是个人年岁的增长,还有背景里那些从瓦房、自行车到楼房、小轿车的演变,都在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我们家以前是木板房,后来条件稍微改善了一点,就把木板改成那个砖瓦墙。然后到80年代拆迁了,就住到高层的楼房。还有以前像我们都是骑自行车,然后变成骑电动车,到现在的小轿车。”
施家一直细心呵护这些宝贝照片,闲来无事,一家人还会坐在一起,翻看饱含时光印记的老照片。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而几张照片就是一段人生。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张倩、编辑匡蔚青、申红
更多详细音频请收听江苏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18:00-19:00)《新闻早高峰》(7:30-9:00)每周三、周五播出的《幸会,四十年》报道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