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四十年】记忆篇·刘忠萍:30年工龄写满中国铁路的“变与新”

2018年12月29日 10:51:2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民生方面的变化,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这个时代,从泥泞小径走上富裕之路;我们用光影记录这个时代,从黑白灰到色彩斑斓。8月起,江苏新闻广播推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报道《幸会,四十年》,沧海桑田感受生活巨变,平凡故事见证伟大时代!

  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客运段上,49岁的“高姐”刘忠萍还在一线忙碌着,在“高姐”群体,这个年龄已属于“高龄”。相比于年轻的“高姐”们,她是上海局为数不多的服务过多种列车的乘务员。从绿皮车、橙色的空调双层车、白色的和谐号动车,再到“金凤凰”复兴号动车,刘忠萍近30年的工龄里,写满了中国铁路的“变与新”。

  早上739分,G1377次列车从南京南站出发,开往昆明。上南京客运段乘务长刘忠萍无暇顾及记者的采访,检票、巡查车厢、整理行李架,忙个不停,还要随时回答旅客各种各样的问题。

  列车一路向南。到了无锡东站之后,趁着播放安全提示广播的空隙,刘忠萍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沿线30多个站,基本没有空闲时间,区间稍微长一点的站是南昌西到宜春,稍微可以歇一下,稍微歇个几分钟。一个人负责四节车厢,不能离人不能脱岗。”

  刘忠萍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巡道工,作为一名“铁二代”,父亲穿的毛料制服,刘忠萍憧憬了很多年。但父亲总说,干铁路,太苦太累,刘忠萍不解。1991年,刘忠萍参加工作,如愿成为了一名列车乘务员,她这才明白了“铁路人”的辛苦:

  “父亲每天在路轨上走,最怕的是下雪,一下雪他们就要去扫雪。有人觉得下雪多美啊!我那时候就在想:不要下雪,他们这些工作人员很辛苦的,雨雪天气里,雪那么深,他们还要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从一名普通的列车员,刘忠萍逐渐成长为乘务长,同样在成长的还有铁路速度。普快、快速、特快,直到2007年,沪宁线上首次开行200公里/小时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刘忠萍脱下了父亲的同款制服,换上了紫色的职业套装,也实现了“乘务员”到“高姐”的华丽转变:

  “那个时候刚上班,干的是乘务员工作,工作可多了,先是在车门检票,开车之前要检查车门的安全,整理车容行李架、给旅客送水啊,扫地啊,各种工作都是乘务员来干。高铁就舒适多了。高铁的制服跟空姐制服也不差的,很自豪的。”

  服饰在变,铁路也一直在变。“瓜子饮料矿泉水”虽然还在卖,但不少旅客用手机点餐,火车上也能吃肯德基外卖了;补票的服务台早就取消了,不用离座就能完成。刘忠萍经历了六次铁路大提速,每一次,列车都带领着旅客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不过,也有一些事情始终不变:

  “不管是过去的普速列车还是现在的高铁动车,我们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对旅客安全关注是不变的。车上有一些安全隐患,开水茶炉,小心烫伤,车门口手扶门框,夹到手指,很危险的。这么多人的安全都靠我们去巡视,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制止。”

  明年就要退休了,对于工作了近30年的铁路,刘忠萍依依不舍。但刘忠萍给自己做了一个计划,退休后,她要买一张G1377次的车票,从南京南坐到昆明,看看这一路曾经无暇顾及的风景:

  “铁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速度很快,朝发夕至,早上出发,中午就到了目的地。希望我退休之后能够以旅客的身份登上高铁,能够感受到更先进的设施或者变化。”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施忆、编辑匡蔚青、申红)

  更多详细音频请收听江苏新闻广播《新闻晚高峰》(18:00-19:00)《新闻早高峰》(7:30-9:00)每周三、周五播出的《幸会,四十年》报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