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老师们,是你们让我的孙子凡凡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了。”这是发生在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一户残疾特困家庭里“送教上门”的一幕,凡凡的爷爷拉着镇江市特教中心校长吴善亮和老师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个五口之家只有爷爷不残疾,孙子因精神重度残疾无法上学,镇江市特教中心开展的免费“送教上门”犹如一缕缕阳光给他们家送来了温暖和希望。
这样感人的场景,对于吴校长和老师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2014年至今,镇江市特教中心率先在全市承担起“送教上门”的重任,由一名党员带领一名教师免费服务一名重残孩子,每周上门为20名重残孩子义务送教。他们的足迹不仅遍布市区,还深入边远农村,4年来,往返路程达一万多公里。
11月14日,以“聚焦融合发展 引领特教前行”为主题的全国新型特教学校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江门举行。镇江市特教中心在研讨会上专题介绍了《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究》取得的成果,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肯定和赞赏。
“镇江市有5所特殊教育学校,1800多名特殊学生,其中有65名重度残疾儿童需要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镇江市特教中心校长吴善亮介绍,积极发挥好教学示范中心、康复指导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特教资源中心六大功能,做好送教上门示范引领。学校积极开展送教上门研究,课题“残障学生常态化社区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成为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该研究以为残障学生提供社会支持性保障系统、实现残障学生社区化融合为核心目标,并覆盖了“送教上门”内容,为学校开展“社区康复、社区教学、社区适应”等送教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引领。
在送教现场,孩子们因重残而存在的学习障碍远远超出了想象。郭亚静老师第一次到阿宝家送教时,被阿宝打了一记清脆的耳光。这个“见面礼”让她半天缓不过劲来,但没有抱怨孩子,反而怪自己一来啥都不去了解就跟孩子套近乎。当时的阿宝只能躺卧,头部能转动,不会讲话,但会喊叫,会咀嚼,眼大却不聚焦;情绪反复无常,时哭时笑,那唯一能活动的右手异常活跃,感觉到有物体靠近就会用力拍打。
面对眼前的阿宝,郭亚静决定变送知识上门为送康复。发现阿宝喜欢听音乐,情绪异常时有时音乐对其会起到安抚作用,她就从音乐治疗开始,稳定其情绪,再进行肌体康复训练。
一年送教下来,阿宝极少再有攻击行为;爱笑了,从慢慢会靠墙坐,再到独立坐;从只会右手挥舞,到双手不那么协调地接扔球。又过了一段时间,阿宝妈妈突然打电话给郭亚静,兴奋大喊:“郭老师,阿宝会喊‘妈妈’了!”
“妈妈!”当郭亚静亲耳听到阿宝发出的粗哑声音,一股酸涩自胸口涌起,直冲眼眶和鼻尖。两年前的一巴掌没拍哭她,这一声“妈妈”却把她喊得眼泪鼻涕一起下。让送教的孩子比他最初的模样好一点,再好一点,这难道不是送教路上莫大的成功吗?
这样的感人故事,在送教老师身上不时地发生。为切实做好区域送教上门工作,镇江市特教中心牵头建立了镇江市送教上门工作区域联盟,建立了一套送教上门支持保障体系,明确了构建社区送教上门支持体系、共享整合社区送教上门资源、开展社区送教宣传活动、建立网络送教上门资源平台、摸排社区内送教残疾儿童情况、做好社区送教上门家长思想工作、为送教上门家庭提供经济援助、参与送教上门管理、提供送教上门康复场地等社区支持的主要内容;制订了精准的送教计划制度,要求一般每年制订一次送教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家长的实际需求、教学开展情况以及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讨论和调整;研发了科学的送教上门评估系统和方案,搭建了区域送教上门服务平台。
在送教上门实践中,镇江市特教中心的老师们积极探索送教方法,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创立了“三四五”特色送教工作法。“三”指送教方式,即上门送教、电话送教、网络送教;“四”指送教内容,即康复课程、生活课程、文化课程、技能课程;“五”指送教要求,即科学评估、纳入学籍、一人一案、多元送教、立体融合。学校将本着“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把送教上门作为特殊教育工作重点,进一步创新推进模式、探索有效策略,初步形成“镇江送教上门模式”,开启了精准送教、科学送教的新途径,真正提高送教上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现在,已有3名重残儿童在有效送教下返回到镇江市特教中心的课堂中,全市残疾儿童受义务教育率达到97%,镇江市特教中心“爱星送教”志愿服务小组被授予“镇江市级党员示范岗”的光荣称号。镇江市特教中心编写的全国首本《送教上门教师实用操作手册》出版发行,标志着镇江在全国率先创立精准化送教模式。
(来源:金山网 编辑/方媛)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