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张云)10月18日上午,走进宿城区月亮城小区,居民李智正将两袋垃圾分别放进不同的垃圾桶中。李智说:“以前这里只摆放一个垃圾桶,现在摆放三个,上面分别有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字样,所以我就在家里把垃圾分了一下,分别投放,希望能为环保做一些贡献。”如同月亮城小区一样,许多小区的垃圾暂存点从一个垃圾桶变成三个垃圾桶,虽然这是件小事,却是我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早在2016年,我市就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今年7月31日,我市正式出台了《宿迁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办法》,加快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改善城市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分类垃圾桶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 是关乎民生幸福的大事
宿城区家天下小区清爽又整洁,居民吴伟伟说:“现在提倡生活垃圾分类,小区也做了宣传,大家都很配合,说明大家都很有素养,生活在这样的小区我们很有幸福感。”正如吴伟伟感受到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关乎民生幸福的大事。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不仅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也关系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一号文件等重要会议和文件均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263”专项行动和城市治理与服务十项行动,摆上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在‘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中,生态环境高质量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垃圾分类处理。”据市城管局副局长彭召义介绍,根据《江苏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要求,我市也结合实际制定《宿迁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了相关制度体系。《办法》要求,遵循“先分流减量,再分类利用,后焚烧填埋”的技术路线,逐步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着力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市县联动、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不断改善全市人居环境质量。
两大任务、五大重点 垃圾分类制度体系逐步建立
细心的市民发现,我们的身边悄然发生变化的不止是垃圾桶由一个变成了两个或者三个,在许多机关单位、小区都悬挂了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牌,“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垃圾分类举手之美”……一系列醒目的标语提醒着每个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人人责。投入基础设施,做好宣传引导,都是落实《办法》的具体措施。《办法》全面明确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目标要求、公共机构强制分类、引导居民自觉分类、健全分类配套体系、加强工作组织保障等重点内容。“具体来讲,《办法》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主要包括两大任务、五大重点。”据彭召义介绍,两大任务主要为: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今年底,我市市、县(区)两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必须率先完成强制分类工作。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选择不同类型的住宅小区,采取积分兑换、收购等多种形式开展分类示范试点。在实施两大任务的同时,我市还围绕“五大重点”,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机制。《办法》提出的“五大重点”即建立健全五大体系:建立健全与垃圾分类相配套的投放收运体系、建立健全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建立健全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处理处置体系、探索建立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和建立健全垃圾源头控制体系。走进试点小区宿迁经开区中豪国际星城小区,位于南门附近的再生资源生态体验馆十分引人注意,走进体验馆,里面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京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丽正在为居民李新高兑换生活用品。“以前家里的垃圾都直接扔了,现在分好类后,贴上京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给我的二维码再扔进可回收垃圾桶里,就可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现在我的小孙子路上捡到一个矿泉水瓶子,都拿给我贴上二维码再扔。”李新高开心地说。据张丽介绍,市民把可回收物打包并贴上二维码后,投入再生资源回收柜,京宿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回收员在回收时,会通过扫码方式,将数据上传到后端云服务器,服务器按照“再生资源价格明细”,自动折算成积分同步到市民账户,市民积分到一定数量就可兑换不同种类的生活用品。公司对可回收、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和打包,可回收物运送到北京环卫集团下属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进行再利用,有害垃圾单独处理。“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据市城管局环卫处处长左晓莉介绍,下一步将以积分抵扣物业费、水电费等方式,激发更多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中转站
先试点,后全面推进 “两步走”推进基础设施全覆盖
《办法》规定,按照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总体目标要求,我市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市区及三县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分别达70%和6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我们分两个阶段进行推进。”据彭召义介绍,第一阶段,主要为示范试点阶段。已于2017年启动实施。我市按照省级要求,印发了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了年度任务,编制了专项规划,采取“三分法”和“二次四分法”分别在城市居民小区和乡镇进行示范试点。到去年底,我市已全面完成20个示范小区和2个试点乡镇的分类工作,覆盖人口达2.7万人,中心城市建成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23%,顺利通过省级年度考核。第二阶段,主要为全面推进阶段。分2018、2019和2020三个年度进行实施。今年,省里下达我市的任务是,市区及三县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45%和35%,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全覆盖,城区建成2座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处理站,完成2个乡镇生活垃圾全域分类试点。目前全市360余家单位,已有近300家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耿车镇是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之一,走进该镇红卫村,小村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两个垃圾桶。村民石翠英说:“我们将可腐烂的垃圾和不可腐烂的垃圾分别放进不同的垃圾桶里,每天环卫工人和村干部都过来检查,垃圾分类分得好还会获得洗衣粉或者洗洁精。”“我们每个村民小组每周都评出‘家家户户爱整洁户’,给与一定物质奖励,每个季度再评一次,给与更多的物质奖励,这种方法很好地激发了村民们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红卫村党支部副书记王鹏说。在红卫村附近有一个垃圾中转站,与其他的垃圾中转站不同的是,这个中转站配有一台发酵机器。据宿城区耿车镇城管环卫中心副主任赵辉介绍,从村里收上来的有害垃圾单独处理,不可腐烂的垃圾由压缩机压缩后,送至光大环保能源(宿迁)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可腐烂的垃圾则放在发酵机器里发酵两天后,放入池子里再发酵两天,即变成有机肥,免费给村民使用。从步履维艰到渐渐推进,《办法》实施以来,宿迁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宿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始“破冰”前行,但是要让更多市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还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