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 文/张晓明
来到西藏,就常常听见人们提起“老西藏精神”,它包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这五条。吃苦、战斗、团结、奉献都能理解,也都有些感悟,唯独这个特别能忍耐,却又是忍什么,耐什么呢?
《出彩中国人》上的老专家合唱团
在央视《出彩中国人》第三季的舞台上,一个节目让所有观众都湿了眼眶。节目中,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一群平均年龄72.3岁的清华“学霸”献唱《我爱你中国》。这是一个由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团队,他们大多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一生。比如程不时先生,已经87岁高龄,是中国第一代大飞机运-10的副总设计师,同时也是大飞机C919专家组的成员;张利兴将军,1965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一直工作到退休。他们当中很多人“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做的是隐姓埋名的人。”如今,团员们虽已白发苍苍,当他们演唱《我爱你中国》的时候,却个个神采飞扬、激情澎湃。这不是歌唱的技巧,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一曲唱毕, 不仅观众们备受感动,评委、主持人更是感动到流泪:“看到他们,才知道中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中国今天为什么能够昂首挺胸地站在世界舞台上。”
解放初期的西藏建设者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这番自白体现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似乎也回答了我的疑问,它体现出了老西藏精神中的“特别能忍耐”的涵义。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一桩桩民生工程付诸实施,街道、村庄面貌日新月异,藏族同胞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改天换地,翻天覆地。而长期献身边疆,支援西藏建设的老前辈、老同志们也都是“干改天换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来自江苏灌南的周春来,1978年江苏农学院毕业后,自愿进藏担任自治区农科院农科所育种组技术员。在藏工作几十年,他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业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20多项,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10项,四等奖2项,拉萨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奖4项。
在金勇的花卉谷
羽芊, 1999年从内地来拉萨定居,此后开始创作西藏题材的文学作品,已经发表的小说有《藏婚》、《玛尼石上》,《大藏北》和历史小说《金城公主》等。 她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记录着这片灵川秀水,也记录着内心对这片高天厚土的感受。为了获取第一手的写作素材,羽芊专门去西藏大学学习藏语,翻阅藏文资料。在街头听当地老人讲故事,去乡村调研。而她的丈夫金勇,在西藏自治区农科所干了大半辈子农业科技,现在退休后仍留在拉萨,包下一个山头要打造拉萨花卉谷。目前他已经尝试种植了近十亩各种鲜花,不仅有西藏常见的格桑花,还大量引入鲁冰花、玫瑰花等藏区少见品种,光培育的各种向日葵就有六七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喜欢这片土地,喜欢这里的人,因此要将更多美丽带给这里。
像周春来、羽芊、金勇他们这样远离故土、埋头在雪域高原默默耕耘的人还有很多很多。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决不能让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也决不能让西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国再次涌起了“关心西藏、支援西藏”的滚滚浪潮。与当年这些老专家、老前辈一样,一大批干部人才告别家乡和亲人,从全国各地赶赴雪域高原,在祖国边疆建功立业、默默奉献。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米面油”书记刘道新、“铁腿”书记陈秋雄、新时期援藏干部楷模周广智……这些名字背后的感人故事,也无不体现着他们深厚的民族情谊和那份家国情怀。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歌声鼓舞着我们,身边在藏工作前辈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们。与内地相比,西藏现在仍然生活清苦、环境艰苦、工作辛苦。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活工作,需要有维护团结稳定的觉悟,需要有不怕艰苦战天斗地的豪情,更需要有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这才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老西藏精神”全部内涵。
【作者简介】
张晓明,江苏省第八批援藏干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助理,拉萨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