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荔枝小演员 韦定若
百集国学微音频《微言》是大型国学系列剧《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融产品之一,每期邀请一名荔枝小演员走进录音间,朗读一则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
系列故事据相关史料和遗闻轶事整理加工而成。每周二在江苏影视频道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同时第一时间同步至荔枝新闻、喜马拉雅和蜻蜓。感兴趣的听众也可以登录搜索“百集国学微音频《微言》”,关注收听。
《微言》第四讲 冉雍篇
冉雍,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为人敦厚,气度宽宏。在孔门以德行著称,孔门十哲之一。
冉雍出生于贫苦之家,他的父亲冉离品行不端,曾做过偷盗之事,为此冉雍受尽了别人的冷眼和嘲笑。为日后能出人头地,在通情达理的继母公西氏的鼓励下,冉雍和哥哥弟弟一起投身于孔门学习。
初见孔子时,孔子问冉雍的志向是什么,冉雍回答:“尧舜这样的圣贤都已不在,可圣贤之道还很漫长,我愿意将圣贤之道发扬光大。”冉雍的回答令孔子十分满意,他欣慰地感叹道:“我的思想学说有人承传了。”
因出身低下,冉雍形成了很强的自卑心理,性格也愈发内向和寡言,孔子经常寻找机会启发和鼓励冉雍,试图让他走出心理阴影,变得积极阳光起来。
一天,孔子带着众弟子出游,来到一座半山腰上,见远处几只健壮的小牛在欢快地吃草,就将冉雍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冉雍说:“看见了吗?那几只小牛是耕牛产下的牛犊,它们毛色发红,牛角整齐,尽管人们不愿意拿它们作为祭祀山神的祭品,难道山川之神会放弃它们吗?”
古代祭祀山神不用耕牛,自然也不会用耕牛产下的牛犊,孔子这番话鼓励冉雍,尽管他的父亲品格低下,但只要他自己学业有成,德行高尚,社会就不会抛弃他。冉雍闻言深受鼓舞。
在孔子的鼓励和教育下,冉雍逐渐自信和开朗起来,学业进步也很快,不久即成为孔子门下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孔子有很多弟子,可是能得到孔子公开推荐的并不多。有一次,季康子急需人才,孔子极力推荐了冉雍,说他有南面而王之才。战国时候的荀况也十分推崇他,把他和孔子并列为“大儒”。
孔子去世后,冉雍唯恐儒家学说失传,与闵子诸贤共同编著《论语》120篇。据记载,冉雍是这本传世之作的主要编辑者,“论语”这两个字就是冉雍所题。另外,他还单独撰写了《敬简集》6篇,只可惜,这些珍贵的文献在后来秦代的焚书坑儒中都被付之一炬,失传于世间了。
韦定若
韦定若,荔枝小演员,10岁,就读于北京东路小学三年级。参演过江苏影视频道大型国学系列剧《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曾在英国Langley Park游学数月,获过校“国学小能手”等称号。
传承文化 剧说国学
儿童演绎 启迪成长
大型国学系列剧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来源:江苏影视频道)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