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革命洪流中,周恩来在黄埔军校首创军队政治工作制度。自1927年7月起,他参加中共中央核心领导,在党内一直发挥重要作用。他领导发动南昌起义,坚持并创造性地开展党在白区的秘密工作。他和朱德成功地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他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挽救处于危难中的党和红军发挥重要作用。他不辱使命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长期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推动建立、发展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中,他领导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动第二条战线形成,协助毛泽东指挥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大决战。他主持筹备召开新政协,起草具有宪法意义的《共同纲领》,为缔造新中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
1927年时的周恩来
周恩来与红一方面军部分领导人合影
周恩来在中共六大上作的《军事运动报告》
1934年5月17日周恩来与张爱萍发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少年先锋队为目前形势告全体队员书》
长征结束后,周恩来到达陕北。图为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拍摄的周恩来
周恩来和郭沫若、 叶剑英同彭德怀合影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返抵延安,在机场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欢迎(左三起博古、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
周恩来与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在一起
抗战初期,周恩来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第三党(后改称为中国农工民主党)领导人黄琪翔在武汉合影
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
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离开延安时,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在一起
周恩来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
转战陕北前夕,周恩来和 毛泽东、朱德在一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