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江苏又有60多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

2018年01月03日 18:51:54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岁末年初,贫困人群的生活格外牵动人们的心。过去一年,全国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而在江苏,2017年,全省又有60多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

  淮安刘老庄村民干素珍这两天儿一直在地里忙着翻地除草,过几天他们要试种新一批牡丹花籽。老乡们身后这绵延数百米的光伏矩阵,让这片农田显得尤为特别。干素珍告诉我们,在省扶贫队的指导下,村里将这一千亩地集中流转,建起光伏产业园和农业公司,形成了"头顶光伏发电,脚下种植喜阴作物"的特色模式,村民们拿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在这儿干活拿工钱。干素珍说:“一天能拿60,做时间长了也可以给加班费,能拿70、80一天。”

  建设周期短、落地灵活,一次投入至少有20年的红利期,高效绿色的光伏项目带来了显著的帮扶效益。刘老庄利用平原地区光照丰沛的优势,将废沟废塘、村民住宅都利用起来,形成大棚光伏、渔光互补光伏、屋顶光伏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年发电量达到八万度,收入超百万元。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朱林说:“为农民做一些有益的生活上的补贴,要达到80几万,小孩上学上幼儿班、水费、合作医疗,都是我们农光互补的项目所带来的,也就是我们刘老庄村的‘小银行’。”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勤劳创富的内生动力,近两年村里又瞄准家庭农场模式,将流转的优质土地承包给种植能手,发展精品苗木和果园采摘。郭乃民夫妇前年从浙江回到家乡经营果园,两年多下来,果园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目前,全村像这样的家庭农场不下20家,吸纳近千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离土不离乡。

  家庭农场经营户郭乃民说:“现在草莓刚刚开始每天能卖个三百多斤,一年下来,加上西瓜跟葡萄的话,总收入差不多有150万左右。”

  成片延伸的高效生态园、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如今的刘老庄村,彻底摘下了"经济薄弱"的穷帽子,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江苏最美乡村。今年预计村集体收入比2016年高出41000元,人均纯收入再增加1500元。

  村民金成明说:“刘老庄村现在实现‘三变’,农村变农场,农民变市民 ,犁地的变成上班的,我感觉我们农村不比城里差,生活日子越来越好。”

  ​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江苏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鼓励和引导村集体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带动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对经济薄弱村、革命老区、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实行重点帮扶,推动政策措施落到村落到户。今年全省超过60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达标退出的经济薄弱村超过200个。(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卢亚 亓晨)

(本条新闻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