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评④|做好“下篇”文章 致力“两聚一高”

2017年02月08日 16:15:0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肖余恨

  (作者肖余恨,荔枝时评特约评论员,知名时评人,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今年的江苏“两会”上,省长石泰峰所作的政府报告,在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的同时,也毫不讳言指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如果说“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6万亿元,增长7.8%”,这样漂亮的成绩单让江苏人民对“两聚一高”的宏伟目标信心十足的话,那么报告中清醒的问题意识,则提醒未来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

  成绩代表过去,问题制约未来。报告列出的问题清单,绝不是泛泛而谈、可以一笔带过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有效需求增长乏力;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政府公务人员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强,“四风”和腐败问题仍有发生,每一个问题如果不下大力气,都难以解决,都是制约“两聚一高”的大障碍。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江苏省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倾向抬头,国内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实质性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大环境,再加上江苏本身存在的问题,要想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就更需要主动施策,精准发力。

  在石泰峰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着墨甚多,可以说,这也是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牛鼻子”。

  曾有一位广州市政协委员给人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把审批时限压缩70%,当地每年能省下的建设资金利息就达30亿元;而在全国范围,“一个公章挡住一群人”、“一项程序蹉跎大半年”的情况并不少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背后,是在思想和行动上“只算小账、不算大账”。

  简政放权的号角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吹响——自几轮大刀阔斧的“自我限权”后,中央对政府改革的顶层设计步入新阶段。

  “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中央的“上篇”破题立意、提纲挈领,地方的“下篇”需铺陈开来、精微演绎。上下贯通,才能一气呵成,把整篇改革文章做好。

  江苏的下篇文章,应该说做的还不错。去年以来,“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93项,审批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间的50%以下;“江苏12345在线”正式启动,政务服务“一张网”上线试运行,省市县标准统一的权力清单得以建立;;“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全面推行,新登记企业数、注册资本分别增长30.4%45.2%,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5%,这些都是深化政府改革的成果。但要像李强书记所要求的,“集聚优质发展要素”,还需要政府部门刀口向内,进一步在“放管服”方面有更坚决、更有力、更高效的表现才对。

  缘于此,省长石泰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辟出一节谈政府自身建设,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优化政务服务”: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更彻底的放权、更严格的监管、更精准的服务,推动职能转变、释放市场活力,“以公务人员的辛苦指数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改革之难,不只在于问题多,更在于错综复杂的利益窠臼与关系纠葛,以及政府官员对权力的依恋。有人说,以前的审批项目改革,是把与部门意见一致的“连肉带汤”端了出来,但随着改革攻坚战打响,剩下的基本都是“硬骨头”。这意味着,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每一步都很艰难,但却是非做不可的一项工作。

  在某种意义上说,哪个省能率先做好“下篇文章”,哪个省就能够在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中领先身位。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受到种种压力的情况下,如果政府部门不能为企业解压,如果企业依然面对“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无奈兴叹,那么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何以实现?江苏只有切实做好自身的“下篇文章”,才能真正地实现“两聚一高”,尽快实现“强富美高”的宏伟愿景。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