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印象:巴西人真的黑了中国么?

2016年08月21日 08:15:2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何海洋

  (作者何海洋,国际奥委会青年记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奥运会即将接近尾声,针对这届在南美洲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原本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观众除了对赛场上争金夺银的关注,对网红级运动员的调侃,也多了许多“吐槽”的声音:这一届奥运会简直办得糟透了。

  在某些层面,这届奥运会确实“糟透了”。我在里约跑了大约十几个奥运场馆,大部分都有赶工的痕迹,看上去像临时建筑。电视上看或许美极了,但究其细节就不那么美好了:观众席外面几乎都是裸露着的电线在空中穿梭来回,而走廊楼梯的墙上甚至直接裸露着水泥色;场馆的座椅,也会在巴西人热情的跺脚加油时摇摇晃晃;场馆厕所的马桶偶尔也会移位。相比之下,有着悠久历史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竟显得十分豪华。

  跟在巴西负责奥运转播工作的OBS的朋友聊,说转播准备工作一切都在妥协中进行,所能达到的标准能满足赛事运行和转播最低需求即可

  巴西人很像百年前胡适口中的“差不多先生”,而如今的中国人做事一切尽显“完美主义”风范。所以,当中国军团在里约经历一连串“不完美”后,我们没法保持“差不多”的无所谓心态,却多了几分“一本正经”的“受不了”。

  先是中国队提前入住奥运村,队员第一件事是自食其力搞装修;紧接着把中国国旗弄错,在纠正之前每次升旗仪式央视连国旗的特写都不敢给;女子体操队获得裁判的“不公正”对待;到了4x100,中国队竟然就在美国队与巴西队的争端中被直接挤出了决赛;就不用说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各种被巴西观众嘘了。

  一系列事件好像都引向事实:这届奥运会对中国太不友好!

  其实仔细分析,这些事件并不能简单归为一类,或许有不公允的地方,但一切归因为“本届奥运会把中国黑惨了”,有些无法理喻。

  首先奥运村的装修问题,纯属巴西人拖沓性格、不稳定政局、紧张财政造成的后果。很多国家的运动员同样住着糟心的房间,谈不上专门黑中国。

  五星红旗被印刷错误,也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国旗乌龙事件。里约奥运会的激流回旋女子单人皮艇比赛赛后颁奖仪式曾出现尴尬一幕,季军澳大利亚和亚军新西兰国旗因为太过相似,竟然被搞混挂错了旗杆。

  裁判的“不公平”判决是专业性强的技术性问题。因为比赛现场的复杂性,和部分判罚的主观性,一个裁判的结论均需相当一段程序才能得出;而奥运会的竞赛部分均由各单项体育联合会来负责,既不是国际奥委会来负责、也不是巴西本地的奥组委负责,裁判来自世界各国。来自各国的不同体育联合会的裁判,能集体专门针对一个国家进行不公正的裁决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至于巴西观众嘘中国队的问题。在看了很多场比赛后,我直观感受到因为血缘和媒体影响的缘故,巴西观众相对而言更亲近欧洲队伍,而巴西观众嘘的也并不只有中国一家。

  巴西人有着比我们更开放更快乐的文化,他们会随着音乐很自然的热舞起来,会在赛场大屏幕播放自己的时候很自然地亲吻。他们开心就会使劲儿跺脚,不开心就嘘声四起。这一切在东方文化中显得无理和幼稚,然而却成就了巴西人特有的足球文化;此次,他们把这种足球文化带到了奥运会任何一个赛场。即使是射击比赛,也可以像足球场上一样,大喊大叫激动不已。

  我曾亲眼目睹他们带着自己喜爱球队的队旗和国旗来看乒乓球赛。在中德大战的女团比赛现场,我在跟一些巴西观众交流以后,他们还愿意主动用中文来为中国队加油,最后一个巴西人送了我他球队的队旗,我们成了朋友。

  这就是巴西观众,他们不了解你,便不会主动为你喝彩;而当你主动跟他们交流,建立了感情上的联系,他们也会为你喝彩。

  巴西大概是距离我们最远的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其实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化解;而赛场上因规则解读产生的争议,则需我们更多参与到规则制定甚至裁判体系中。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需与这个世界多点了解和沟通,这或许比我们带着受害者心态去抗议带来的国家形象会好很多。

  前几天,我曾在夜幕中坐着媒体班车在里约市内穿梭,看到街巷里的小餐馆,大家坐在餐馆外的桌椅上悠闲聊天看电视比赛,也有小小的社区教堂敞开着门,里面有虔诚的教徒双手合十,赤裸上身的男人在夜幕下奔跑。街道并不宽阔,房子旧旧的,简单粗糙却不缺少特属于拉丁美洲的优雅美感。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贫民窟的万家灯火,一座山连着另一座山,漫山遍野的灯火组成这座城市的背景,或许它们是这座城市最难以示人的一面,但在夜幕下,却特别美。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