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3月25日讯 (记者 马祚波)国内一线城市接连出台调控政策,南京或难以幸免。今晚,一份名为《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银监会江苏 监管局关于规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促进住房金融健康发展的通知》在网络上流传,文件中提及“对于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借款人家庭,不得纳入‘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支持对象”,也就是说,这部分家庭再次购房有可能算作二套房了,有人指出该文件将重新回到“认房又认贷”的时代。
网传文件
最有分量:有贷款记录即非首套房
记者注意到,在这份文件中,最核心的一条即首套房认定更加严格。文件提到:严格区分“首次购买普通住房”和“首套普通自住房”,对于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借款人家庭,不得纳入“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支持对象。
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认为,这条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以家庭为单位,只要贷款买过房,不管有没有还清,都将按照二套房政策来执行。目前南京的二套房政策最低首付执行标准为45%,贷款利率上浮1.1倍,如果照此执行的话,将大幅提高贷款买房的门槛和成本,对于抑制投资投机甚至改善型需求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有地产专家认为,这一条基本上是对绝大部分有南京户口的人都关上了首套的大门,因为名下无房,且没有贷款买过房的人,几乎凤毛麟角,也就是说,能够享受到首套房25%首付的买房人将减少很多。记者了解到,过去南京楼市长期执行过“认房又认贷”的严格贷款政策,只要买过房或申请过贷款,再次购房都算作二套,后来放开后,“认房又认贷”变为“认贷不认房”,可以说,“认房又认贷”的重新回归,将有效控制市场需求,挤掉投资、投机的“泡沫”。
南京、苏州再成“典型”
关于该文件出台的背景,记者在网上流传的文件中看到,指出“当前江苏房地产走势分化明显,既存在局部地区特别是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较高的压力,又出现了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文件要求全省金融部门要按照“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原则,把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在消化三四线城市库存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南京、苏州等地因房价上涨过快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记者注意到,南京与苏州两地已经表述第一次被“点名”了,去年央行首次出台调整首付政策之时,南京与苏州的二套房首付比例被确定为45%,比省内其他城市更高;随后再次调整时,这两地又一次被区别对待,显然这与南京、苏州的楼市发展现状密切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即将出台的正式文件以及相关细则有可能再次“因地施策”,针对不同的城市出台差别化贷款政策。
严控资金来源,对“首付贷”说不
与深圳、上海等地对买房人的首付资金监管趋严相同,这份文件中使用了类似的字眼:“对通过房地产中介公司、互联网平台、小贷公司等非银行渠道筹集首付款的客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市场人士认为,“首付贷”是近期频频出现的贷款配套产品,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只要楼市只涨不跌,完全可以自己不花一分钱炒房,从首付款到房款,全部使用贷款解决,其实当中蕴藏极大的金融风险,一旦楼市止涨回落,无论是投资者还是银行,都可能面临相应损失,这也是昨晚这份文件中专门对“首付贷”说不的主因。
贷款新政或不设缓冲期
关于该份文件的具体执行时间,记者听到了两种版本,一是从4月1日起执行,尚有六天的缓冲期;还有一种说法是立即执行,因为文件中只有落款日期“2016年3月23日”,并无具体的执行日期。
对此,银行界人士表示要等待进一步通知。浦发银行南京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执行新的贷款政策会有一两天缓冲,不过由此也会带来一些困扰,比如引发市场恐慌,导致短期内申请贷款案件骤增。因此这一次贷款新政有可能立即执行,也就是从今天起实施,具体细则会在内部发布,各家银行执行的力度恐怕也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说,就是“收紧”二字。
南京开发商:普遍感觉“风向要变”
今晚,江宁九龙湖的保利中央公园在没有任何优惠的情况下,所推房源全部售罄,而人们似乎都已麻木,认为“卖光”不再是新闻,只有卖不完才算新闻。“感觉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要改变了”,一位开发商内部人士称,南京楼市毕竟从2014年底火到现在,该到降温的时候了,如果任由全市遍地“日光盘”、买房优惠全部取消等怪象持续上演,今后房地产市场转向的代价更大。
江北一家楼盘的销售人员今晚在朋友圈里感叹道,“幸好我们楼盘全卖完了,不然就。。。”。她说的这家楼盘由于定位、房型等因素,长期销售困难,然而在这一波抢购风潮中,竟然受到不少“抢房人”的关注,连开发商都连称意外。销售人员说,如果贷款新政出台后,楼市一旦降温,他们这个盘又要回到过去无人问津的状态了。
记者发现,更多开发商关心的还是贷款新政的执行日期,河西中部一家豪宅今天下午亮相,报价接近5万/㎡,一旦严格执行二套房政策,45%的首付款与25%的首付款相比,买房人要多拿出总价的20%、接近200万的首付资金,对于销售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有开发商表示,将会尽可能推房上市,不过若是还没有申请预售证的话,肯定就来不及了。
普通买房人:新政让自己冷静下来
原本打算这个周末去江北抢房的郑先生,今晚跟妻子商量,有点不打算去了。“买房就是为了投资保值,但是要用光所有的积蓄,还借了10万块的外债,感觉有点担心”,郑先生说,本身自己的购房意愿不是非常强烈,不过在身边同事的带动下报名登记,看到有那么多人要抢,自己难免有冲动。“如果新政出来的话,自己要算作二套了,首付款还要抬高,负担不起。”
打算冷思考的还有一些市民,经历了报名排队、认筹排队之苦后,听说买房一点优惠都没有,还被限定指定银行贷款、不得申请公积金贷款等等霸王条款,买房人“地位”全无,有人表示不再受这份气了,等等看再说。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