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志
(作者熊志,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些年的三亚,潜水已经成为一项热门的体验活动,每到寒暑假和国庆节旺季,大潜水公司一天能接待上千名“体验潜”游客。但在日趋“内卷”的潜水行业中,服务质量的下限被不断拉低,“规则缺失,就全凭良心”。业内人士表示,“每个月都能碰到耳膜穿孔的游客”。
潜水作为一项探险、趣味性的活动,近年来越来越流行,深受游客的喜爱,也成为一些滨海城市旅游项目的标配。但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出种种乱象,一句“规则缺失,就全凭良心”道尽了其中的不堪。
此前三亚警方通报,有犯罪团伙以非法手段强迫游客潜水拍照,就曾引发广泛关注。这种非法牟利的极端行为,还只是潜水乱象的冰山一角。
媒体调查就提到,有的潜店无证照经营,潜水教练没有资质就随意上岗,交易过程还存在着虚假宣传、未明码标价、强迫交易等种种违法违规行为。一些潜水教练,为了多接几单,会故意通过按头、呛水等手段,让游客受不了赶紧出水,提前结束服务……
游客满怀期待体验潜水,结果变成了花钱买罪受,在粗暴的服务指导下,甚至可能造成耳膜穿孔。这类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仅是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涉嫌对游客造成人身伤害,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提供潜水服务的商家和教练,之所以冒着法律风险,用各种手段套路、欺诈游客,无非是为了利益最大化。这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潜水市场快速发展,但行业监管滞后,尤其是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导致从业者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媒体报道就提到一个细节,为了抓住商机,“有一些个人教练,只需要一块冲浪板、一套装备就能招揽‘岸潜’生意”。
类似“草台班子”大量存在,游离在监管之外,它们在招揽业务、提供服务时,自然不可能像那些有证照、资质的商家一样,本本分分地守法、诚信经营。在利益驱动下,他们很容易不择手段,无视游客的安全与权益,肆意妄为,给整个潜水市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潜水运动不同于普通的旅游项目,它有一定的风险性,对设备、技术、环境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国家体育总局之前发布的《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就明确提到,经营潜水活动的企业要办理“高危证”,并且还要配备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对经营商家、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正是为了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以及市场的健康发展。
媒体咨询三亚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上为12家获批高危证的潜水经营场所
所以,面对潜水行业“规则缺失,就全凭良心”的混乱现状,仅仅呼吁从业者加强自律,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在畅通举报渠道的同时,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对涉事商家和人员要严厉惩罚,提升违法代价,形成威慑效应。
另一方面,通过摸底全面掌握行业情况,严格落实行业准入机制,坚决采取行动,将那些缺乏合法证照及专业资质的商家与从业人员清除出市场,净化行业环境。
这些提供潜水服务的商家,也应该意识到,游客去外地旅游,花钱体验潜水,虽然大概率是一种“一次性生意”,但这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欺诈宰客。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口碑传播的力量不容小觑,不要以为可以做到欺诈宰客不留痕。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置游客的安全与权益于不顾,早晚会有“翻车”的那一天。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