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涨价后拒不交车:一道汽车消费环境考题|荔枝时评

2024年07月23日 14:11:51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朱昌俊

(作者朱昌俊,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媒体报道,针对近期热议的多地宝马4S店拒不交车事件,宝马中国表示:“我们已注意到相关内容,并在内部进行了初步调查,涉及的案例均是个案,且每一个案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在积极与相关经销商沟通,敦促宝马授权经销商遵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者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

连日来,“多地宝马4S店拒不交车”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有消费者反映称,6月底已经给宝马4S店交了定金并签好合同,但是4S店目前以“没车”的理由拒绝交车。在社交平台上,反馈类似情况的消费者并不少见。还有媒体报道称,有顾客到临近提车时被告知需要加价3万元。

给了定金、签了合同却拒不交车,临近提车却要加价,这样的奇葩操作让人大跌眼镜。诚如法律人士所指出的,这已不仅仅是影响消费者服务体验,更涉嫌违法。毕竟,消费者从4S店购买汽车是一种买卖合同关系,消费者与4S店签订了合同且交付了定金,即意味着买卖合同成立并生效。那么经销商拒绝交车、要求加价提车,实际属于单方面毁约,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都构成直接冲突,岂能任性为之?

尽管宝马中国强调,这些只是“个案”,但从消费者反馈看,该现象在全国多地都有出现,仅拿“个案”说事恐难以让人信服。而与此相伴的一个现象是,近期宝马中国宣布退出车企“价格战”,部分车型实际上已经上调了价格。在此背景下,部分经销商对过往已签订了销售合同的车辆要求加价提车,或是拒绝交车,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背后的“小九九”。目前,宝马中国表示正在积极与相关经销商沟通,这算是一个好的信号。希望品牌方能真正担起责任,让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该有的保障。要知道,这样的行为看似只是经销商的操作,但终究难与品牌形象彻底切割。

同时,该现象也提醒社会当正视一种“无奈”的现实,那就是,在当前汽车消费市场活力正待提振的大背景下,依然不能低估一些有损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的出现概率。事实上,“加价提车”做法,之前在汽车销售领域就广泛存在,并且广受争议。从常识看,当汽车消费活力下降,品牌方和经销商应该都更有动力去“善待”消费者,自然会对一些“潜规则”有所收敛,但有违约之嫌的宝马临时加价现象或说明,真实情况却未必必然如此。其原因之一,或就是一些品牌可能自恃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市场影响力而心存侥幸,不惜牺牲长期的口碑来换取眼前的经营利益。

客观说,这几年,从政府到车企、经销商,从发放汽车消费补贴到降价,各种汽车“促销”政策也算充分。然而,这未必等同于汽车整体消费环境的真正改善。汽车销售领域的种种“潜规则”,从临时加价到种种不明不白的“金融费”,是否真的就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销声匿迹了?汽车价格的透明度、交易的公平性,是否真的就随着消费者选择余地的增多而提升了?这些事关消费者权益保障和汽车消费市场健康的关键问题,不该在一片“促销”声和“价格战”中被掩盖和忽视。因为,相较于各种临时性的“促销”手段,这些关键问题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权益和消费信心。在此意义上,宝马所经历的这场风波到底如何妥善处理,考验的不仅仅是宝马和经销商们对“上帝”的尊重程度,也未尝不是对汽车消费环境质量的一种检视。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