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昌俊
(作者朱昌俊,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火锅餐桌上,鸭肠、鹅肠是顾客们常点的菜品,但从生产到端上餐桌这一过程并不被大众所熟知。近日,媒体记者先后进入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在鸭肠、鹅肠生产车间暗访发现,鸭肠随意堆放在地上,清洗地面的脏水混在鸭肠中,工人直接用脚踩洗鹅肠,甚至还有工人将从污水中捞出的死鸭再次送回车间。
如此恶劣的让人反胃的生产场景,可以说大大突破了社会对食品加工车间的想象。
6月17日下午,滨州市沾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查封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鸭肠车间。图源:新京报 于韬
最新消息称,两家企业所属地均已成立联合工作组,并已查封两家企业的涉事生产车间,后续将根据调查情况进一步处理。随着官方调查的介入,如此不堪操作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涉事厂家又该付出怎样的代价,当地在后续监管上会拿出哪些新举措,相信会有一个公开的说法。
然而,面对这样的食品安全生产“内幕”,消费者所关心的,显然不只是涉事企业将面临怎样的处罚。更大的疑问是:这类现象,到底只是被媒体记者卧底暗访出的“个例”,还是代表一种整体的行业现状?企业底线失守的背后,又是否伴随着监管底线的退却?
事实上,从媒体报道所呈现的信息,以及该报道所引发的某个后续花絮来看,该起事件中有两个细节,可能比恶劣的生产场景更让人心惊,更加影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一是,涉事企业并非什么小作坊,它们生产的产品均流向全国多地。特别是其中一家,年销售收入16亿以上,还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曾被当地监管部门当作了安全、规范生产的模范代表。比如,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微信公众号曾发文,强调该企业“不断加强从原料采购、进货查验、生产管控、检验入库、产品销售'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
很明显,曝光前的企业形象有多光鲜,曝光后的乱象就有多打脸。但要追问的是,如此内幕不堪一“揭”的企业究竟是何以成长为地方重点龙头企业的?地方监管部门对这家企业的生产“真相”,到底了解多少?抑或是说,了解“真相”却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甚至不惮于将它塑造为规范生产的典型?而事后,被曝光的这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还直言当地相关部门的“李主任”给自己泄露了记者的电话。这个荒唐的操作所折射的某种监管生态,不能不让人生疑。
二是,涉事企业生产的鸭肠食品,在流入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种种“疑点”。比如,有的鸭肠产品“不标注生产日期”,“大多数鸭肠冻品的名称,可以随意更改”……这样的产品细节,明显也与食品包装、食品市场规范等相冲突,又何以同样未能被市场监管部门发现?要知道,食品安全管理和市场监管本该是一个系统性的长链条,如果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能够发挥“火眼金睛”的作用,恐怕也不至于需要记者卧底才能发现“真相”。也就是说,此事所反映出的监管漏洞,并不仅限于生产环节。相应的市场排查,也应该有所行动了。
食品安全治理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这些年从机制建设到一系列的治理行动,都在推进。但从这样的曝光内幕来看,我们与一个令人放心的、真正让人有安全感的食品生态,仍有距离。当行业重点龙头企业都经不起“细究”,该反思和弥补的,不该只有企业。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