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挠农民种地让交钱”,诸多问号仍待拉直|荔枝时评

2024年04月24日 17:46:1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李哲

(作者李哲,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内蒙古开鲁县村镇干部下田拦春耕”一事,引发热议。据@中国三农发布报道,近日不断接到内蒙古开鲁县农民的来信,说有镇、村干部阻止他们下田耕种。而此前他们已签订了承包合同,现在却被要求每亩地交200元“增补承包费”。

对此,开鲁县通报称,报道所反映问题的背景是开鲁县作为上级确定的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单位,针对“国土三调”较“国土二调”新增加的耕地开展的高效利用试点工作。报道中提到的“增补承包费”,是开鲁县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采取的处置方式之一,即由村集体对新增耕地收取的有偿使用费。

那么,这项收费合理吗?是否于法有据、符合相关流程?通报并没有给出更具体的解释。这也直接导致此事虽然官方发布了通报,舆论依旧高热。

当地干部阻挠农民种地,要求交钱,图源中国三农发布

报道中,当地村干部说收费“是县里要求的”,而这份通报又是开鲁县做出的,这是否有自己查自己之嫌?在调查争议事件问题上,最忌讳的就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或许,可以由更高级别的行政部门牵头,联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财政等多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此事开展全方位的调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理得明明白白。

如果收费真的合理,不仅要师出有名,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都要讲清楚,取得承包户的理解。如果不能自洽,那么就应取消或调整该项收费。毕竟,每亩200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种植户是大面积承包,有的多达数千亩,算下来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元。

此外,结合通报,还有一些关键细节存在让人费解的地方。

比如,关于“阻拦不让种地”问题,通报称是建华镇双胜村实施试点工作过程中,一部分新增耕地大户不愿交纳费用,导致已交费用的农户产生攀比心理,由此产生了阻碍翻地行为。可是,报道中视频反映的场景是,自报家门的镇党委副书记不让耕种,并明确要求扣车;记者采访过程中,呈现的也是当地村、镇干部阻碍种植户下地耕种的场景。

农户耕地机器被拦,图源中国三农发布

那么,阻拦种地的到底是谁?总不能任由他们各说各的,需要相关责任部门还原真相。目前,涉事的一位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并被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涉事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分别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从通报来看,直接原因是对待群众态度蛮横、言语粗鲁、工作方式严重不当,那么阻拦耕种呢?视频呈现的一幕幕,难道另有隐情?

值得一提的是,舆论场上还出现了一种声音,说种植户改变土地属性,破坏了生态环境,那么合同到底是怎么写的?当时承包的土地可以改造成耕地吗?如果真的是承包户“有错在先”,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当地政府部门不出来制止呢?地里种的什么不是一目了然吗?而且,哪怕是现在,为何也只强调“要收费”,而不是说再把耕地改回去?

诸多问号和矛盾之处,不一而足,都有待查证和回应。当地需要明白,事情还没有说清,舆论就难以止息。类似的舆论监督事件也一再证明,负责查处的部门越权威,通报得越详细,处理得越彻底,遭受的质疑和批评就越少。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