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从靖江飞渡长江。由此,靖江成为渡江战役的东线起点,被誉为“东线第一帆”。
奔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也赋予了靖江人民使命与荣光。作为当年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75年来,靖江人民高扬“东线第一帆”,拼搏奋进争上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75年后的这个春天,行走百里江堤,回望沧桑岁月,聆听天翻地覆的时代进行曲。
从荒地滩涂到最美江岸
靖江与江阴之间距离,其最狭处位于江阴鹅鼻嘴与靖江炮台圩之间,宽仅有1500米。而由靖江再向下,至长江入海口,江面豁然开阔,形成一个巨大的喇叭口。江面狭窄,易于突破,成为大军选择从靖江渡江的重要因素之一,“东线第一帆”由此升起。
沿着52.3公里长江岸线,靖江人辛勤耕耘,在农田阡陌上建成了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在江边滩涂上崛起了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
2018年5月,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进入试运行期,靖江从此步入“大船大港”时代。2023年,靖江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5亿吨,创历史新高,进入全国二十强。
4月1日下午,一艘装载着4.8万吨煤炭的海轮靠泊深国际港口江苏靖江港码头,成为该码头自去年12月开港运营以来,靠泊的第19艘海轮。深国际智慧物流中心项目致力于绿色化、智能化港口建设,全封闭干煤棚的运用开创了长江岸线港口物流企业的先河。
靖江将以深国际智慧物流港区为示范引领,推动传统码头往数智化方向转型,打造长三角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同时,主动对接上海港、宁波港、太仓港,打造大宗商品集散交易、江海联运国际物流等枢纽中心,真正将大进大出的港口“流量”转变成为我所用的经济“增量”。
渡江战役期间,驻扎在新桥镇的三野23军69师207团第一、第三先锋突击营1000余人,凭借靖江人民创造的“半帆待命”战术,仅用16分钟就渡过了长江,被誉为“渡江先锋突击团”。
“半帆待命”彰显了靖江人敢为人先、破旧立新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的传承,新桥镇渔忆湿地生态公园应运而生。原先,这里是杂乱不堪的码头、工厂和鱼塘。2018年开始,靖江启动退渔还湿工程,并对江滩实施生态修复。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靖江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渔忆长江湿地生态公园的重生,是靖江打好“长江大保护”攻坚战的一个缩影。由西向东,渔忆湿地生态公园、花海广场、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牧城公园等沿着长江岸线排开,“百里最美江岸” 擦亮沿江绿色生态廊道靓丽名片。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指导下,靖江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守护一江碧水,泽被子孙后代。
从渡江小船到航海巨轮
今年95岁的老战士侯留清仍清楚地记得,当年,他和10个战友同乘一艘小渔船渡江。
渡江战役期间,靖江人民倾尽所有支援大军渡江,所能贡献出来的渡江工具,都是一条条小船。“凭这些小船,就想一夜之间渡过长江天险?一个浪就翻了!”国民党军队哪里相信,骨子里透着蔑视。
然而,1949年4月21日晚上,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解放军战士,硬是乘坐着这些不起眼的小渔船,从靖江飞渡长江,国民党军队所谓“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一夜之间土崩瓦解。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当年,靖江人民的小渔船,冒着枪林弹雨飞渡长江,创造了渡战役的“船”奇;如今,靖江建造的万吨巨轮,安稳畅行于深海远洋,创造了一个县级市高质量发展的“船”奇。
全国造船看江苏,江苏造船看靖江。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以新时代、新扬子造船为代表的靖江船舶企业2023年新接订单增长71%,手持订单、造船完工量分别增长29.9%和12.6%,船舶产业规上总产值增长39.9%,在全球造船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新时代造船所在的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解放前,这里洼田密布、河道纵横,渡江大军曾在此集结,六助港、罗家港等,都是重要的渡江点。今年100岁的老船工陈子根,当年便是从罗家港出发,运送十兵团第29军的战士过江。
时过境迁,如今这片土地港口码头吊机林立、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生产机器轰鸣不绝,已经成为靖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坐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三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全力突破一批链主企业、重大项目,积极布局金属、航空、大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10亿元航天信控火箭动力产业园项目、30亿元靖江特钢近零碳排电炉示范系列项目签约落户,投资18.3亿元甬金高品质不锈钢等一批项目顺利开工,总投资50亿元的青山产业园一期6个项目全面投产。2023年,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跃居至98位,成功跻身全国百强。
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是靖江聚力产业成链,做强实体经济的生动写照。谋“新”重“质”发展新质生产力,靖江将以构建“海陆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统揽,持续做好强链补链延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从天堑难渡到跨江融合
伟大的渡江战役,让靖江和江阴的命运紧紧相连。
渡江战役前,靖江、江阴分别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要地,两岸剑拔弩张。
进入21世纪,靖江、江阴成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官。
2003年8月29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首个跨江联动开发区。
20余年砥砺奋进,靖江江阴两地突破长江制约,跨越行政藩篱,探索出区域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和适合联动开发的管理模式,把一片江边滩涂建成一座现代化特色园区。园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27.3%,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34.3%,形成了船舶制造、高精钢构、特色冶金、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和港口物流“5+1”主导产业,打造了中国民营造船基地、国家重钢结构产业基地、江苏省现代物流基地。面向“十四五”,园区正立足“5+1”产业基础,瞄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升级方向持续发力,着力建设综合实力更强、产业质态更优、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千亿园区”。
产业相连、发展相融。1999年9月28日,江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让昔日的天堑变成了通途。同年,靖江江阴公交线路互通。
2018年,调整优化后的靖江汽渡开通。随着江阴高铁站于2023年建成投用,跨江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从靖江出发的公交车站点设置在了落客平台,一座高铁站,再一次促进南北联动、跨江融合。如今,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正在建设中,将有力地推动靖江更好地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
2023年,靖江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把深化澄靖园区改革作为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历时8个月,开展解剖式调研18次、专题会商15轮,成功签订江阴、靖江新一轮合作协议,推动园区理顺体制机制、实现机构升格。
未来,靖江将全力做好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稳步完成园区管理机构重组和升格工作,对照“民生共享、产业共荣、设施共建、生态共美、社会共治”发展愿景,致力打造全省跨江融合先导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