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期的讨论,可以从“调不调”变成“加不加”|荔枝时评

2024年04月18日 17:45:5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年“五一”,都是吐槽调休上热搜的时候。今年为了凑“五一”的五天假期,4月28日(星期日)、5月11日(星期六)两天都要上班,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从音量上看,反对调休的声音占据了舆论场的主阵地,然而争论的焦点真的是“调不调”吗?只要看看热搜词条就知道了,“五一其实只放一天”这句话正中靶心。借来的总要还,“五一”无论是放三天,还是放五天,都是东挪西凑来的,实际假期只有一天。

“五一”为什么会从凑三天假变成凑五天假?不妨把时间线拉回到2018年。那年公布2019年的节假日安排时,“五一”正好是周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按当时规定的放假规律,不安排前后凑假。到了2019年,当人们真的看到“五一”这个飘红的日期孤独地夹在一周的正当中时,一下炸了锅。当年经过紧急程序做出调整,与周末调休后,凑出了4天。2020年改为前后挪2天凑成5天。然后,“五一”凑五天的习惯就保留了下来。

都是凑假,凑五天和凑三天有什么区别吗?区别还是有的。如果安排旅游,五天比三天有更多选择,有利于分担春节和国庆两个黄金周的出游压力。

所以,国家发改委官方微博解读假期安排的文章认为,“总体而言,调休比不调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调”,总体而言是有道理的。每年都会出现某个节日与双休日间隔1到2天的情况,对一部分人来说,不调休就意味着休不了;调休后,有四个3天短假,一个5天小长假,一个7天长假,一个9天超长假,出游、探亲计划就有了调整空间。

只要想一想2019年舆论场中对“五一”只放一天的强烈反应,就能明白一个道理,无论调还是不调,都会有人不满意,满意的人不必争论,不满意的声音必然最响亮。所以,不要把舆论的音量等同于“多数”和“少数”的衡量标准。与其争论“调不调”,不如再深入一步,倾听喧哗的背后,公众究竟在讨论什么。

每次说到放假天数,都会有人说,我国法定节假日是11天,在世界范围内固然比不上最长的,但也不算少了,符合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这话当然没错,如果加上双休日和带薪休假,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休息日。可问题是,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双休的落实情况,目前尚无权威统计,2018年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起过一个调查,只有11.9%的人表示能顺利双休。至于带薪休假,人社部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半数的人没有享受到带薪年休假。按照在职职工工龄计算,我国人均带薪年休假约为10天,而实际上人均享受带薪年休假天数仅为6.29天,民营企业职工甚至不足4天,超过72%的民企职工未完整享受过年休假。

我们还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关于劳动时长的数据加以佐证:中国人的劳动时长一直都处于全球较高水平,2023年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49小时左右成为全球第一,不仅远超欧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是遥遥领先。再从休闲时长来观察,社科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人在工作日的平均休闲时间仅为3.6小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休闲时间不足,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也限制了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潜力。

不要把关于休假的讨论变成一个死结,一吐槽调休,就有人给出“落实带薪休假”的答案,一问“如何落实”?天就被聊死了。如果说落实带薪休假是一个长期目标的话,那么,能不能把增加法定节假日的天数当成是短期目标呢?两者并不矛盾。毕竟离我们上次增加天数过去十几年了,经济水平、社会观念、权利意识、文化与旅游消费意愿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