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昌俊
(作者朱昌俊,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媒体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志新在校内发传单,推荐自己一门叫做“社会科学概论”的课程,且传单上有网课的搜索方式和他的联系方式,让人“一度以为是校外混进来发广告的”。
目前,课程第一讲的视频播放量已超过180万,陈志新个人B站账号粉丝数已接近百万。28日,陈志新回应网友:“学校教务系统没有我的课,才直接到同学中推荐的。我一定积极争取开成这门课。谢谢同学!”
其实,从讲诗词的戴建业老师,到“不刷题的吴姥姥”、传播海洋地质知识的汪品先院士,如今B站上并不缺少这样做知识传播内容既有深度又有趣的名师教授甚至中科院院士。不过,大学副教授通过发传单的方式推荐自己在B站上的课程,确实不多见。当然从传播效果看,这样的方式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不少网友也“赞赏他传播知识的善举,纷纷表示自己被这种行为打动”。
虽然不是每位老师都要学习这种自荐课程的方式,也未必能够收获同样的效果,但陈志新这种“意外”的成功,深刻体现了大众对于热爱教书育人事业的老师的尊崇。陈志新在回应中说,“以前我想把这门课作为一门通识课来上,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我觉得这门课程挺好的,大家听一听都有益。”视频爆火显然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真正“学了进去”,但这样的知识被关注被传递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最大意义。同样,即便会自嘲“又放在收藏夹里吃灰了”,但大家乐于看到更多这样无私的知识分享行为,追捧这样的“古早互联网精神”。
同时,大学教师在传播知识、师生互动中是否真诚,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这门课陈志新备课超过五六年,录制视频的准备超过50天,录制则用了三个月,并且所有的录制设备都系其个人自费购买。这样的诚意和付出,是授课视频能够火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临近退休的大学副教授主动到学生群体中自荐课程,“我知道这些东西他们喜欢,我就发到B站上了,其实我不太擅长网络这些东西”,这般愿意与学生互动、走进学生社交领域的平和姿态,本身也透露出令人尊敬的真诚和谦逊。就像他自己所言,“我水平还不够,但是比较实在,我也不说那些很花哨的话,可能这个特点很吸引学生”,这种“实在”的氛围和有质量的授课内容,恰恰是许多大学师生互动中需要增加的。
如今,不少大学生感叹大学课程与社会脱节严重、“水课”多,以至于提不起上课兴趣,而陈志新的“社会科学概论”这样严肃甚至有点枯燥的课程能够被追捧,堪称一股清流。也正因此,有网友指出,这样一门颇受欢迎的课程,为何“未能开成”?
事实上,我们不必因一门课在网上爆火就苛责校方的教学安排,对于一位快要退休的教授而言,过多的授课任务和过度的社会关注都是无益的。我们需要审视的是,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是否存在标准偏差,有哪些课程是教师有动力授课、学生有兴趣学习,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开成”的?同时,陈志新也提出一个问题:“我没有别的渠道来告诉大家,如果不告诉学生们,课程发上去是没人知道的。”虽然各个大学在分享公开课、搭建学校知识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更应顺应传播新格局,挖掘传播知识的全新平台和赛道,让知识共享惠及更多人。
在围观“教师自荐课程—学生被打动—课程火爆”这一幕时,不必因为关注度高就不自觉地将之过度美化,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可以复制的路径。但是,这个举动得到广泛好评,背后折射出的对于平等、实在的师生关系,以及传授知识真诚态度的希冀,却是无比真实的。在这一点上,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或许都应有所触动。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