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2023年7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考察,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出了“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沿着总书记的指引方向,苏州始终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牢记于心,全力打造“活力满满的古城”,织就古今辉映“双面绣”,努力探索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的“苏州路径”。
一条平江路,半部江南史。春节过后,尽管春寒料峭,但依然抵挡不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繁华热闹。沿河两岸,随处可见古迹、名胜,各种网红文艺小店、咖啡馆、体验馆开在老宅之中,成为古城老宅以新业态焕新、活化利用的生动范例。去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为古城保护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委会主任 苏州市姑苏区区长陈羔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当前,苏州古城保护逐步“由点带线及面”,“成片保护”进度加快。去年启动的“平江九巷”城市更新项目不断推进,按照“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理念,对连接平江路和观前商圈的9条东西向街巷进行活态保护、更新改造,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综合性片区,实现生活、文化、商业、旅游良性互动与和谐相融。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陆园园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把古城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的信念。过去的半年,我们不断打造街区特色消费场景和沉浸式空间,街区上店铺也是不断提档升级,街区发生了很多的新变化。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继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擦亮古城的名片。”
除了关心古城“活下去”,习近平总书记还格外重视文化遗存“活起来”。这半年来,当地不断加大对昆曲、评弹、刺绣等非遗文化、传统艺术的弘扬传承和活化发展,积极推广苏工、苏作、苏味、苏音,更好地保护原生态、延续烟火气、展现新活力。
国家级非遗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技艺的关心和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要继承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推广到更高更大的平台上。我们正在加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创新工作,开设了年画传承班、年画展示中心,希望带给全国游客别具一格的苏式文化体验。”
漫步当下的平江九巷,浓郁悠长的江南气韵扑面而来,古桥、古井、古宅如繁星闪烁散落其间,组成了千年姑苏文化独具特色的风景。目前,古城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已增加至7个,保护面积占古城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仅去年一年,就有22处古建老宅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实现活化利用,一批古建更新、文旅融合项目更是斩获了国际性奖项。刚刚过去的2024年春节假期,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日均客流量高达12.7万人次,同比增长52.6%,姑苏古城的人气与活力正在不断迸发,保护与更新带动的"造血"能力也日渐凸显。
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居民姚志俭说:“‘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总书记当时说的这九个字我至今都记得,也感到很振奋。现在,经过古城保护、环境整治,这里变得越来越美,我们住在里面非常舒心、惬意。我们一定要感谢总书记。”
陈羔说:“古城是我们苏州的根脉所在、灵魂所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光荣使命,纵深推进人产城融合、文商旅互动,让生产生活生态相得益彰,让创新创意创富充分涌动。着力建设活力满满的古城、幸福的古城、繁华的古城,生动诠释‘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然 杨帆 耿昊东 郭彧 供片台/苏州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