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东南大学校园内参观游玩,感受东大魅力。近日,南京多所高校宣布,寒假期间校园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感谢南京这座城市给我们送的‘大礼包’,来南京的理由又多了一个。”1月24日下午,来自云南昆明的小学生张志佳在家人的陪伴下,参观了“藏”在校园内的中医药宝库——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在张志佳看来,科技感十足的互动装置让传统中医药变得很“潮”。能让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有机会触摸到江苏中医药的文化脉络,得益于寒假期间在宁高校相继面向公众预约开放参观,这无疑是给来南京游玩的游客们送上一份“大礼包”,他们行走在大学校园里,充分感受美丽风景和丰厚底蕴,通过高校这扇“城市之窗”了解南京、爱上南京。
校园开放迎来了谁?校友、游客、市民都来了
针灸铜人、古代行医用具、中药标本……位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内的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如今是中医药文化科普胜地,为中医药爱好者和社会公众打开了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的一扇窗口。
虽然今年只有10岁,但张志佳却是个小“中药迷”,他的父母都硕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小受父母影响,他对这所学校也充满向往,总想来看一看,今年寒假他终于圆梦了。
1月19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官宣开放。1月21日预约平台一开放,张志佳的父母就立即提交了申请,并同步买好了从昆明飞往南京的机票。“我们原本就打算年前去南京旅游,顺便去下母校,即使不能进学校,哪怕在校门口带孩子看看也就满足了,没想到惊喜来得这么突然。孩子得知可以进爸妈母校参观后十分期待。”张志佳的妈妈告诉记者,除了曾经挥洒汗水的操场、读书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馆,他们一家三口特地参观了母校的新地标,“博物馆内最出圈的莫过于一面巨大的标本墙,每个标本旁都立了一张‘名片’,介绍该药材的名称、来源、功效,小张同学一张一张地仔细查看并记录,收获不小,没准儿将来我们还能成为校友呢!”
校友不远千里回到母校寻找“青春记忆”,还有一些即将上大学的高中生趁着寒假奔赴南京,满怀憧憬打卡“梦中情校”。1月22日上午,记者在东南大学遇到了来自山东日照的高二学生王子溪。“是我想象中大学的样子,这次的南京校园行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王子溪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刚刚在朋友圈发布的九宫格,“从南门进来后我就注意到了中央大道两旁的梧桐树。一个多世纪以来,从东大走出的两院院士有200多位,这条最美的梧桐大道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希望明年我能以一名大一新生的身份站在这条大道上。”
对于生活在高校附近的居民来说,“老邻居”的开放,也让他们倍感欣喜。今年已经退休的张熙珍阿姨家就住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附近。她坦言“校园里的美景就是看不够”。“行走在校园里,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美不胜收的风景,仿佛带我们穿越到了100年前的民国时代。”张熙珍说。
进了校园能干啥?看百年建筑,听各类讲座,品科学精神
1月22日上午,从东南大学南门走进校园,记者遇到了拿着手绘地图的摄影爱好者刘子云,听说南京高校陆续开放了,不想错过校园美景的小刘第一时间就前来参观。“你看这是我拍的大礼堂。”小刘镜头里的大礼堂掩映在高大的梧桐树后,透露出一种朦胧的古典美。小刘也是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对大礼堂的认识可不只停留在其好看的外表,“结合了不同时期的风格,大礼堂的主立面取西方古典柱式构图,正立面用爱奥尼柱式与三角顶山花构图,屋顶则模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采用木壳板封顶,外贴油毡,外包铜皮大穹隆顶,高足足有31.2米。”说起自己的专业知识,小刘侃侃而谈。
寒假开始,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生王泽森没急着回家,因为“娘家来人”了。1月20日,他曾经的高中母校——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弟学妹们走进南京大学,开启研学之旅。作为已在南大学习生活了7年的学长,自然担负起“导游”的重任。在南京大学科技感十足的电子信息学院,71名高二学生一起探寻电路板的秘密。“先是学习电路设计,再在操作台上用电烙铁和锡丝焊接,最后在测试台检测,同学们动手调节示波器,在实践中了解仪器功能,体会科研的细致严谨。”王泽森介绍。
在一场主题为“智慧涌现”的精彩讲座中,南京大学教授带领同学们探索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讨论了“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等哲学问题,将人类特有功能与计算机的功能一一对应,给同学们打开了认识人工智能的新视角。“学长的分享生动有趣,教授的讲座科技含量极高,让我们体悟到大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表示。
开放的校园带来什么?展现历史文化,展示前沿科技,丰富文旅产品,提升城市魅力
在“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开放”的讨论中,绝大多数人持支持态度。“在我看来,校园开放是学校展示历史文化和科研成果的平台,不同类型的游客通过这个平台对我们的高校拥有了亲近感。”王泽森表示,常有一些中小学生参观之后将南大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每每看见市民来校园参观,拿起手机记录南大的风景、建筑时,认真了解北大楼、大礼堂的历史时,心中不由得涌出自豪感。
“高校对外开放对社会大众和潜在学生更好了解大学、提升学校知名度有着积极作用,开放校园可以拉近大学与公众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操太圣表示,大学的功能包含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社会服务本身就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文化传承的高地,无数人心向往之。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周晶晶表示,校园的大门怎么开有讲究,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游客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知名高校一般都在城市中心,在旅游旺季,其空间可能不足以承载过多游客,可以采取限额、预约措施。相反,也有一些高校在郊区,空间大,但内部的博物馆、校史馆、体育馆等场馆也是游客们感兴趣的,在承载量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简化进校程序,方便大家进校。
“高校旅游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开放,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当地的热门景点分流释压,另一方面也为城市旅游带来增量。比如即将到来的春节游玩高峰期,一些热门景点的客流达限量阈值时,他们可以先到附近的高校游玩。”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侯国林表示,代表着城市学术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高校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城市的“名片”,能给游客带来多样的体验和感受,“校园合理有序的开放,丰富了南京的旅游产品体系,让以孩子为主的家庭多了一个选择,可以让他们通过高校这一窗口了解南京,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