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现场,专家学者们在发言中指出,数字时代人权事业面临新挑战,建议完善人权保护法律制度。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桃认为,随着智能科技时代的来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形态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隐私泄露、深度伪造、数字鸿沟等等相应的伦理的风险,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科技伦理必须面对的现实的难题,也成为新时代人权研究的重要话题。
韩秀桃表示,中国坚持以科技创新的伦理意识来彰显科技向善的人文精神,以科技向善的人文理念来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以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来促进人民美好生活,真正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把“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的这一新时代中国的人权观融入到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践之中,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人权保障的均衡发展,也为智能科技时代全球的人权治理做出了有益的中国贡献。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一直在以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推动着数字法治的发展。国家不仅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范网络发展的基础法律,更是通过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及时对数字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规制,逐步构建起一套发展与规范平衡的法律制度框架。从时代发展的进程、各国法治现状等各种因素来看,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全面深化法治改革,来引领数字时代人权事业的新发展。
(李佳励 迟瀚宇 制作 刘世炯)
责任编辑:田博川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