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航班退改签”诈骗,不能放过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荔枝时评

2023年11月30日 18:11:35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朱昌俊

(作者朱昌俊,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航班退改签”诈骗又来了?不久前,重庆市渝中区警方成功破获一起“机票退改签”电信诈骗案,受害人邓女士被骗147万余元。在多地警方的配合下,程某等5名嫌疑人最终被抓捕。经调查,该团伙是通过租借专用设备,搭建语音通道,将境外电信诈骗的虚拟号转换成国内电话,专为境外电信诈骗集团精准实施诈骗提供通信服务。境外诈骗分子经非法渠道获得旅客个人及航班信息,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进行诈骗。

“航班退改签”诈骗并不是什么新现象。至少在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根据深圳警方的统计,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底,仅深圳市就发生机票改签类诈骗案件500余起,其中单笔最高被骗200余万元。在从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今天,“航班退改签”诈骗依然阴魂不散,说明相关治理还需要深入,个人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与过去相比,如今的“航班退改签”诈骗更“专业”了,如这起案件就是由国内人员和境外人员联合完成,并使用了专业设备。但无论手段如何“进化”,有一个关键细节始终没变,那就是都建立在对旅客个人及航班信息的“精准”窃取之上。也即嫌疑人往往通过获得的机票信息,对旅客进行点对点定向诈骗。并且,由于相关信息非常准确,使得不少旅客都容易放松警惕,从而步入圈套。

此次案件中,关于被骗旅客的个人信息来源,目前只是说“境外诈骗分子经非法渠道获取”。而结合其他案例来看,大多来自两个方面。今年2月,南京警方远赴海南将一“机票改签”诈骗团伙抓获。骗子们从网上特殊渠道获得旅客订票信息,以每条15元买下,定向实施诈骗。南京警方表示,该案涉及的幕后黑手不外乎两种人:一是相关订票网站内部人员,通过自己的权限获取信息后在网上售卖;二是技术高超的“黑客”,通过攻击订票网站获取旅客订票信息,然后出售以牟利。

由此可见,要彻底斩断这类定向诈骗,最关键的还是要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线。其中一环,就是从航空公司到各类订票网站,必须加强对“内鬼”的防范。近年来,明星航班信息泄露事件的源头,也多指向航空公司的“内鬼”。相比明星航班信息泄露,“航班退改签”诈骗的兴起说明旅客信息一旦泄露,侵犯的已不仅仅是个人隐私,还可能给其他犯罪行为推波助澜,带来巨大风险。

对于航空公司及一些订票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上的责任,法律已有明确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就明确,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承担个人信息保护的特别法律义务。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制度体系,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企业和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上是否真正尽到了责任,恐怕还得打上一个问号。这也警示,与个人信息保护直接相关的行业,务必强化信息保护责任的落实——无论是更有效防“内鬼”,还是防御“黑客”。

近年来,全社会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力度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类似的事件一再提醒我们,有效遏制诈骗犯罪,必须与拧紧个人信息保护阀门的源头治理相结合。当个人信息泄露少一些,诈骗犯罪的“空子”也才能真正小一些。当然,个人的防诈意识也还是需要提高,“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反诈常识,必须谨记。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