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刘鑫
“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并指出:“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中外学者研究中国学的精品平台,来自海内外数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必将在深度交流与沟通对话中读懂中国立场、阐释中国道路、发出中国声音。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回首过往,在世界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基于不同国情特点、民族文化、宗教肤色和生活习俗,人类创造和发展着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当今世界,多样性已是现代文明的魅力所在、世界发展的动力之源。生活在地球村的各国人民正享受着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而作为一门方兴未艾的交叉学科,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丰富、拓展和深化,世界中国学立足于汉学、中国学的基础上,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学术共业、一项综合性的学术事业,通过揭示中国经验背后的中国道理和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既有助于认识到中国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差异,也能够向世界全面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奋进中国。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与时偕行俱进、吸收时代精华中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这既是发展繁荣之路,也是文明交融之路;既是通商易货之道,也是促进民心相通“大动脉”。今日之中国正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合作、取长补短,积极促进不同文明交流,在相遇相知、互学互鉴中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汗水和精神追求。当前,面对战争冲突、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此起彼伏的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在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基础上,不断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差异性认知,方能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我们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通过学术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能够让世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推动不同文明的同频共振、交流互鉴,共同创造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家园”。(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