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焦丨江苏学者揭秘1万多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

2023年11月20日 12:12:35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家都知道,南极冰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和人类的生活。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与中外科学家合作,利用深海珊瑚样品,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地质记录表明,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也就是约1.8万年至1.1万年前,曾存在几次快速的退缩过程,可能与冰下融水排放导致的冰盖失稳有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告诉记者,南极冰盖退缩第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这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第二,冰盖里是淡水,淡水的注入会影响整个海洋的环流。其次,对全球的碳循环也是有影响的。

李涛与合作伙伴将冰盖附近的海水铀同位素组成作为记录冰下融水释放的潜在指标,一种生活在水深200米以下的珊瑚类群——深海珊瑚,为他们提供了研究线索。通过测量南大洋德雷克海峡的深海珊瑚样品的年龄和铀同位素组成,研究团队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

李涛介绍,因为冰川底部的融水是半封闭的,可能几百年都没有活动,通过铀同位素的变化,就可以来监测冰盖底部的融水排放。因为有其他的地质记录,比如说海水温度的变化,还有在南大洋周围有一个叫上涌流强度的变化,我们通过对比这些已有的地质记录,就发现可能是当时上涌流的温度以及强度的加强,导致了冰盖的不稳定性,从而促使了底部融水释放,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

李涛告诉记者,随着未来绕极深水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冰盖底部融水释放可能加快,进而引起南极冰盖的崩解和海平面快速上升。

李涛说,现在正处于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水的温度也是在慢慢升高,从而导致在末次冰消期看到的类似现象,也可能在未来的南极洲可能会发生。这次研究从原理上给我们的预判提供一些指导,给冰盖模型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忱 张健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