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一
(作者守一,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河南方城县文联主办的“清风方城”文学艺术有奖征文活动,因为“23篇获奖作品12篇为同一作者”引发热议。10月31日,方城县相关调查组发布情况说明称,经初步调查,评选环节存在问题,评选结果无效,调查处理情况将适时予以发布。
此前的获奖名单看起来确实非常离谱。该有奖征文由方城县纪监委、方城县文联联合主办,各相关协会和方城县《裕州心声》编辑部承办。活动一共只收到49篇作品,有23篇获奖。更夸张的是,23篇中只有5篇文章的作者不在《裕州心声》编辑部名单中,其余获奖人员,全是《裕州心声》的成员,包括总编、副总编、主编、副主编……
看完这个名单,旁观者都觉得征文像是《裕州心声》的自娱自乐,可就这样一个一眼能看出毛病的获奖名单,赛事承办方为什么还敢堂而皇之公布出来呢?要说其公然搞腐败,恐怕不合情理,毕竟主办方之一还是方城县纪监委。更可能的情况,还是有网友猜测的,这个活动实在是征不到多少像样的稿件,承办方又想让活动显得“成果颇丰”,只能拿自己人去凑数了。
为什么可能征不到稿件?看看“清风方城”的主题就大概能猜到。方城县纪监委既然是主办方之一,征文的主题显然和反腐倡廉有关,再加上方城这个地域限制,意味着能写的空间其实非常有限。外地的作者,不够了解方城;本地的作者,一个小县城能写出高质量文学作品的本就不会太多,还要针对性地进行主题创作,那就难上加难。这么一推演,最终由《裕州心声》自己人来凑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表面是评选环节存在问题,《裕州心声》的操作手法有些低劣,可往深了探究,更该反思的还是这征文活动举办的必要性。文学创作有其自身规律,最起码的一条,好的作品应该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作者对一个问题有感悟、有思考,才能写得出好作品。如果是搞主题征文,就要考虑有多少人能够对主题有真情实感、有发挥空间。
“清风方城”征文活动加上自己人“凑数”,才收到49篇作品,足以说明这个主题本身就缺乏感召力。原因也不难想象,虽然反腐倡廉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但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很难直接接触到相关素材。在网络写小说还能开脑洞,可是参加地方组织的征文,显然不能“跑题”太远,其难度可以想象。更关键的是,方城县纪监委作为主办方,地方参赛者难免会有顾虑,还能不能进行更具批判色彩的创作,如果只能大唱赞歌,那这样的创作,即便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没有“23篇获奖作品12篇为同一作者”这样明显的bug,该征文活动也是失败的。关注反腐倡廉的初衷当然不错,但作为征文活动,如果很难催生有质量的创造,只会催产形式主义的赞歌。那这样的活动,不搞也罢。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