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稳坐“2023百强县”前十位 沪宁沿江高铁沿线的这些县城何以千亿?

2023年10月25日 18:09:23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这条沿长江南岸修筑的高铁线路,串联起了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等GDP迈入千亿俱乐部的江苏县域。

2022年,江苏新增4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至此,江苏“千亿俱乐部”县市成员增加到21个。其中包括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在内的6个县域位列“2023百强县”前10名。

“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是县域综合实力跃升的显著标志。”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冯树春说,“千亿县”通常产业和创新能级较高,具备特色竞争优势,市场主体和市场环境更加成熟完善;人口承载和集聚能力较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发展较为协调。

自上世纪80年代“苏南模式”开创以来,苏南地区县域经济持续繁荣。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邓传林看来,这一地区的县域发展呈现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其特点包括产业发展进入了以知识、信息、数据、高端人才等新要素驱动阶段,聚焦某细分产业方向,与区域内县域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加强与全球技术创新主体在技术专利、产业转移等领域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县域发展正当时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推进以县域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开辟了一条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江阴,“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拥有的各类中国500强企业、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均名列中国同类城市第一。迎风蝶变,江阴紧握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新质生产力,推动“34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体经济不断“根深叶茂”。兴澄特钢是随江阴一同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现已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特殊钢生产基地。和江阴的多数制造型企业一样,近年来兴澄特钢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在区块链技术、智能装备、智能车间、灯塔工厂、智能研发平台、智能工厂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张家港,在曾经的“苏南边角料”上靠着“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一路前行,将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截至目前,张家港人才资源总量44.3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4.1万人,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超1200名。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为此张家港实施全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全流程人才发展支持和全要素人才服务保障,着眼财政、金融、配套服务等方面,“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

常熟,探索出了“农转工”的“碧溪之路”,也孕育了常熟服装城、波司登等行业“风向标”。历经40多年的发展积累,纺织服装产业成为常熟的重要支柱和富民产业,形成了交易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和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如今,常熟聚焦产创融合,以更大的力度壮大产业集群、增强进展动能。一方面,着力做大做强汽车、声学、新能源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动诸如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太仓,接轨上海、以港强市、对德合作“三篇文章”是其鲜明的发展特色。作为长江第一外贸大港,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位居长江第一,已和国内的67个港口建立了航线,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了经贸往来,“国际范越来越足,全球仓的名声越来越响。”2023年“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太仓成为受邀的四座城市之一,而且是唯一的县级市。截至目前,位于太仓的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近10%。

“苏南县域科学定位、借船出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立足当地实际、抢抓机遇,走出了各自与时俱进、不断突破的发展道路。”冯树春在分析上述县域发展呈现差异化特色时谈到,“和大城市相比,县域的资源要素配置更具便利性和集聚性,更利于推动以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新经济新消费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同时较为灵活的政策也利于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推动产业、创新加速耦合。”

县域经济高地

太仓的南京路上,托克斯、通快机床、舍弗勒......一众知名制造业德企汇聚于此。从1993年,第一家德国企业落户太仓以来,三十年间,近500家德企纷纷落户太仓。

除了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外,优质营商环境生态也是太仓的竞争力所在。“在太仓,企业正常发展时政府绝不干扰,企业有需时及时现身。‘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太仓高新区经发局局长屠丹平说。

“太仓大力培育、布局全球产业链中的创新产业,在产业动能转换、迭代升级的过程中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太仓模式’。”邓传林认为,“苏南地区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高地”,当前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新趋势,一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和城乡融合,实现了从产业配套承载地向工业经济主阵地的转变;三是加强南北挂钩和跨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走进常熟服装城,曾经的卖场被改造成了直播基地,服饰销售从线下转向“云端”。150个左右的直播间里,主播们对着镜头不断展现着各种服饰。直播间外,一件件衣服被扫码打包、发往全国各地。截至2022年底,常熟服装城销售额破亿元的直播商户25家,超过2000万元的有235家。“去年常熟的网络零售交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直播电商交易额突破500亿。”常熟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体系建设科副科长何文博介绍。从传统服装批发市场到全国直播电商高地,服装城的转型折射着常熟持续激发产业转型效能的求变之路。

产业资本等要素高度集聚、产业竞争优势鲜明、创新创业生态良好......这一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优秀人才走向县域。

青蒿素是中医药的瑰宝,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作为全球抗疟疾的一线用药,青蒿素类药物国际市场需求逐渐扩大,但长期以来青蒿素类药物生产技术都被两家欧洲医药巨头所垄断。为改变这种现状,2010年在植物提取物相关行业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闫勇义归国创业,与中科院、中山医药大学的3名博士开启了青蒿素衍生物的生产技术和研发攻关。在公司面临从研发向产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闫勇义经朋友推荐来到张家港继续发展。闫勇义清楚地记得,初到张家港时,政府就送来了“大礼包”,在资金、厂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几年时间下来,公司就发展成为了全球唯一的青蒿素医药原料全产业链公司。

在江阴不足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超过2万家的制造业企业。其中很多企业数十年如一日地深耕某一领域,进而成为了在全国乃至全球极具影响力的龙头。

规模超千亿的兴澄特钢便是其中之一。迪拜塔、中国尊、天眼、沪苏通大桥......一系列重大建筑工程中都能看到这家企业的身影。“去年兴澄特钢上缴的税收达22亿元,连续多年位居江阴地区第一位,创造的就业岗位达到1.5万个。”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钢轴承钢研究室主任尹青说。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组成部分。”冯树春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和城镇转移,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时发展县域经济也可以实现农村市场与城镇市场的有机衔接,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走出县域 融入大发展格局

随着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开通,沿线的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地正式融入沪宁“1小时交通圈”。

冯树春认为,这将助力沿线城市推动产业链各要素流通,加快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促进人才、资金、物流更高速运转,推动“苏锡常一体化”加速“拼图”,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合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的城市群。服务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同时,沪宁沿江高铁将与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北沿江高铁,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高铁大动脉,“也将打开苏南强县军团发展新空间。”冯树春说,未来沿线县域可借助高铁线路,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形成东中西部交流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布局。

“县域经济要发展,就不能只看某一个县域,必须要主动融入全省一盘棋,甚至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中去。”邓传林提出,未来苏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可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重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荔枝新闻记者/李爱)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